第六百零三章 倭人能受唐律约束,该当感恩才是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西湖之上,一艘乌篷船在轻轻游荡。

  船只之上,除了摇橹的李竹以外,只有李绚和道真和尚坐于船头,中间的案几上,放一只酒壶,几碟小菜,轻松适意。

  夕阳西垂,红霞铺满在湖面之上,让人心情宁静。

  道真和尚收起心中的禅意,抬头看向李绚,合十道:「王上果然艺高胆大,如此之时,竟敢与贫僧相处,小僧佩服。」

  李绚淡淡笑笑,轻声道:「大师虽然佛法精深,但是在这水湖之上,却是小王要占得优势的。」

  强大的自信,就在三言两语之间展露无疑。

  道真和尚眉头一挑,轻声说道:「对此贫僧亦有听闻,王上在平灭天阴教之时,便曾多次借用风雨,天阴教数千大军,最后尽皆葬送于王爷之手,在下感佩,只是……不知王爷之能,到了海上,是否同样适用?」

  海上。

  李绚转头看向东方,西湖和东海之间,只有一座杭州和一湾钱塘江。

  海上的风浪随时可能会波及到杭州,就像是早先的那场海飓风一样。

  李绚回头,看向道真和尚,平静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地之间事,多有一定之规。譬如这大海之上,不同时节,风向,海水流向都各有不同,只要能抓住天时变化,那么无论做何事都能轻松自然。」

  道真和尚的眼神无比庄重的看着李绚,沉声说道:「请王爷细言。」

  李绚轻轻一笑,说道:「就譬如眼下,秋冬时节,东海之上北方盛行,但海流却从杭州流向倭国,但到了春夏时节,风向和海底流向就会发生翻转。」

  道真和尚嘴角微微一抽,他如何不知,李绚说的虽然是对的,但具体的,却是半点都没有涉及。

  不等他继续追问,李绚再度开口,直接就引走了他的注意。

  「虽说天地之间,大向一定,但偶有变故,却可成为可利用之机,就譬如在十月初一,风向却有西转之向,所能抓住机会,七日之内,便可从杭州抵达倭国,到了倭国本土,不远的。」李绚说话中,抬头看向了东海之上。

  道真随即看了过去,脸色微微一变:「十月初一,那就是后日了。」

  几息之后,道真回头看向李绚,李绚正好平静的看着他。

  两人之间的气氛无声无息间已经一片凝滞,两人眼中似乎都有一支船队在风浪的大海上航行,而在黑暗夜色的尽头,海岸线顿时出现,一片灯火瞬间弥漫在海岸之上。

  那里便是倭岛。

  道真终于缓缓的点头,面色肃然的说道:「大唐天国,倭国自然愿与大唐永结同好,贫僧也愿为之奋力,但我国天武大王心中究竟做如何想,在下就不知了。」

  李绚点点头,自从知道道真和尚的来历之后,李绚就明白,道真和尚一定会竭力促成倭国天武王大军北上,和大唐共同征伐新罗。

  如此,不仅可以将天武王的主力困在新罗,甚至在天王倒台之后,他们还可以借助大唐之力,来平定倭国国内的人心,算盘不要打的太响。

  「大师有话不妨直说,小王能做之事虽然不多,但上有陛下和天后,下有安东都督府无数军士,想必不敢如何,我朝都有能力完成的。」李绚将酒杯轻轻往前推了推。

  「如此,贫僧就不客气了。」道真神色认真肃然起来:「一旦两国结盟达成,我国每年会分两批,派遣四百学生来大唐求学,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