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祁山人之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匈奴国大单于阿察律的中军帳中挤满了匈奴各部旗主,开始商议报复汉军之计划了,商议在深入,匈奴国国人是骁勇善战的,可也是懂兵法的,懂战略的,最后选择了先坐山观虎斗,以获最后的渔翁之利,不时匈奴国的紫旗主提及到了汉军的粮草之事,这事自然引起了所有议事人员的兴趣与见解,都知道这粮草对汉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汉军如果能一击攻破祁山城,是一种意味,一种就是汉军不能一击攻破祁山城,甚至三五日之多,那就是一种意味了,粮草可就是生命之源了。

  祁山城内的兰琪儿安然公主及大臣们在朝堂上听到了兵探们的回报,知道了祁山隘口外及原始森林中皆出现了不明身份的人员,不止是停留,更向是打探与观察,朝堂上的所有人自然是明白了,这些不明身份的人必是汉之兵探,为汉军的再次进攻祁山城作准备。

  于是在朝堂上众人便开始分析汉大军的进攻方向了,进攻方式了,结果是有缘的,同样认为,祁山隘口是汉军主攻之方向,方式不管如何了,守城交战是必须的,只要做好自己的布局就好,以守城之不变应敌军的万变。

  祁山军的部署还是没有太大改变的,只有左旗将军被派向了祁山城的后方,原始森林中,以防汉军兵通过原始森林对祁山城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左旗将军所带军兵并不是太多,两组强弩手及二百军兵,这是有道理的,在原始森林中比的不是那方军兵多,是看那方有地利之优势,可以先布置暗器,陷阱等等。

  隘口两侧的山腰上各加派了两组强弩手及五十军兵,以保制高权的安全,因为这次是汉重兵的到来,三万多人啊,敌军是不会如上次一样了,对山腰之我军弓箭手不理不睬的,一定会有所行动的。

  城墙之上可是最主要的阵地了,剩下的五组强弩手自然是要放在这里了,这四组强弩手可要配合主城墙及附城墙上的弓箭手们了,说配合,其实是主力射手,属于绝对的奇兵,在日后的对战中,十组强弩手可真成了汉军失败的因素之一了。

  兰琪儿在朝堂之上,看兰大将军已经将城防之事交代的如此清楚明白了,对战之事可以告一段落了,可皇命圣旨还有一道,是自己作为皇上必须要考虑到的,那就是大汉王朝军队是抱着必胜而来,人数战斗力是占了绝对的优势,如有万一,祁山城守不住,楼兰人是不能被灭族的,必须得有生命的延续。

  于是下了皇命圣旨,指派了专门的文臣,负责国之年幼国民,一时弃家,入国家的物资储备库,即祁山内的巨大山洞,这山洞是兰大将军们早早在祁山内找到的,是天然的山洞,山洞极为隐蔽,临近水源,山洞内有必要的食物,早有避难之规划。

  朝会随着兰琪儿皇命圣旨的下达结束了,这道皇命圣旨可起到了团结国民的巨大作用,一是解决了军兵的后顾之忧,二是国民们知道了女皇兰琪儿有如此的考虑及安排,虽有强敌在隘口外,孩子们都能安全了,一时间都没有了畏惧感,国民们开始在朝堂外主动请命了,都有意参加保家卫国的战斗。

  国民们这一切的反应,自然是让兰琪儿及大臣们为之感动,自然得到了兰琪儿的认可,一些年轻力壮的百姓被纳入了战斗的军兵中,当然不是放在隘口城门内,而是将他们布置在了祁山城的后方,左旗将军的队伍中及隘口两侧的山腰之上,可以协助军兵设机关陷阱,可以帮山腰上的军兵投滚木雷石,一时间楼兰军兵数量一下子突破了五千人,两千人没有铁质兵器,可有力量,有不畏惧之心。

  祁山城隘口处的布防已经接近尾声了,没有什么需要在改动的了,祁山城的后方,左旗将军率军兵及百姓自然是需要一些功夫了,有战斗力的人员不多,就得尽可能的设机关陷阱了,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好几百人在原始森林中设机关陷阱,自然是要有统一标记及特点的,以防自伤,以防不利于自己人的跑动及撤离,所有人都是在统一安排下进行的施工,而且每一个机关陷阱都有专人负责的,什么时候启动更是要听指挥的,可谓是设计的同时,还仿敌军进攻,看真的能不能起到好的杀敌作用,劳动量是极大的,但都没有懈怠的情绪,因为这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及子孙后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