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垂直产业链整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雷盛利顿了顿说道:“陈生,根据我们的估算,这款空调的出厂成本就高达350美元,这已经达到了欧美知名品牌的终端售价水平,在成本这一块,主要就是各种核心零部件的采购。”

  “这没关系,我们走的是变频控制路线,跟他们还是不一样的,错位竞争下,还是有一点市场的。”陈志文说道:“不过这个时间不会很久,我们不可能在变频这个领域做到专利垄断,其他公司肯定也会接着研发,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逐个的将空调的核心零部件由自己来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成本。”

  在核心零部件完全对外采购的情况下,美的对变频的技术掌握也就软件方面的控制以及一些结构专利,这种东西别人都可以轻松绕过去,即使是后世80年代发明变频空调的东芝,也做不到技术垄断。

  不过在自己有终端渠道市场优势的情况下,再配合强有力的售后服务,至少产品零售的第一步容易走出去,这一步哪怕获得小的成功,那也能让美的在高端家电行业稳住第一步了。

  在这种基础下,再慢慢的扩大市场,但如果想要长期发展,零部件自产则是必须,第一就是成本能够降到最低,第二有了技术储备,才能够进一步的研发。

  毕竟,空调本身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一组装件而已,里面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

  “陈生的意思是,我们收购海外的这类公司?”雷盛利也是精明人,自然知道,空调的这些核心零部件,香港根本就没有研发的可能性,完全没有根基。

  “对,找中等水平的公司就行了,太尖端的我们收购不起,说不定还会受到政府阻挠,小的又没什么太大意义,就挑中间级别的,我们承受的起收购价格,还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香港没有合适的目标,就只能选择海外了。”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之前只是收购组装厂,所以香港有很多选择对象,如果不是为了省时间,自己搭一个也没问题,但涉及到有一定技术的需求,香港这边就基本上不符合了。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的香港,属于英联邦,虽然仍然被歧视,但很多方面的限制还不是很强,特别是民用技术,只要不是尖端级别,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zz问题。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尽量用钱来解决,等到从街机市场获得巨利后,美的的财力会有了质的改变,就可以有一定的财力来完成电器业务的战略需求。

  “电机这一块我们勉强有了一定基础,下一步我们就从压缩机开始。”雷盛利说道:“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也是成本最高的零部件,如果压缩机能够自产,我们的成本至少能降低30美元,而且还可以供应冰箱业务甚至其他公司。”

  “你有什么目标没有?”陈志文问道。

  “我想到了一家。”雷盛利说道:“之前我们的空调零部件主要来自日本,有一段时间,我通过一家贸易公司认识了一家位于意大利的公司多木来客,专门制作各类压缩机,我也跟他们的业务员聊过,这家公司老板虽然是意大利人,但早就移民法国,意大利的公司是聘请了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进行管理。

  我想,这种长时间在其他国家的老板,不说他想不想卖公司,但他绝对没有把这个公司当做事业,也许,只要价格合适,他就会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