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朱棣的心结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棣前脚让朱高煦去休息,后脚就派人把他又给叫了回来。

  之前的话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眼下的事情这么大,朱棣怎么可能不问一下详细的经过?

  “普通牧民的反应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他们也是被那些权贵给欺压了不短的时间了,年年都要离家几十里上百里放牧。”

  “现在权贵阶层被除,那些曾经被权贵所占据的最丰美的草场也就成了无主之地。”

  “不用去离家上百里的地方放牧,再加上儿臣也明确表示了,针对兀良哈三卫私下通敌这件事只诛祸首,不殃及无辜,所以他们的反应但是比较正面。”

  “不过儿臣担心殃及无辜,所以没有敢太放肆,这可能导致有漏网之鱼,毕竟万一要是抓错了人,咱们再想统治他们可就难了……”

  朱高煦事无巨细的将自己的所见全都说了出来,没有隐瞒一丝一毫。

  是的,朱棣到底还是对兀良哈三卫实行对鞑靼部和阿鲁台部的那种办法,而是选择了只抓权贵,平民则是放过了。

  不是他朱棣心慈手软,亦不是他优柔寡断,而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考量。

  鞑靼部和阿鲁台部是明明确确的敌人,对敌人做什么都可以,哪怕是杀俘。

  虽然名声不太好,但人们顶多也就一轮一阵子,然后就不会有然后了,而且议论这些的人大多都是那种腐儒。

  寻常百姓不是很在意这些,甚至可能赞同,因为若是大明次次都能斩草除根,那他们上战场的次数就会变少,活命的几率就更大了。

  除此之外,大明还是有一些老人的,基本上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还记得在蒙元统治下的汉人过得有多凄惨,他们会对压制那种言论起到积极作用的。

  但兀良哈三卫不同。

  通敌是权贵阶层的事情,杀了权贵没什么,但杀了平民,而且兀良哈三卫名义上还是大明的,这就不太好办了。

  就好像始皇帝一样,虽然当时有人说他是暴君,说秦朝是暴秦,但到了现在,又有几个人不赞颂始皇帝的功绩?

  朱棣此生最大的心结就是靖难之役,所以他一生都在为了一个承认而奋斗,这个承认是他父亲朱元璋的承认。

  他担心百年之后,他无颜面对地下的父亲。

  所以,杀俘他做得,杀已经成为犯人的兀良哈三卫权贵也做得,却做不得杀平民这等举动。

  哪怕是异族,但明面上也是大明的子民,他要是杀了,那多多少少的会让民心不稳的。

  “嗯,做得好。”思虑良久,朱棣才开口夸赞了一句朱高煦,只是嗓音已经有些嘶哑了。

  “有漏网之鱼不可怕,等班师回朝之后派几个人多少带点儿兵过来就能压住,到时候还能顺便接过治理兀良哈三卫的事情。”

  “此次北征,你立功不少,等回京之后爹再给你定封赏。”

  “谢谢爹。”朱高煦低头谢恩,然后起身准备行礼离开。

  “等会儿……”朱棣看着二儿子起身,伸手拦住了他。

  “此次北征,军医带的大多都是外伤药,但也有一些凝神静气的,你带回去让人熬了给瞻壑喝了。”

  “他才十岁,就接了这样的事情,我怕他会心神不宁,晚上睡不着觉。”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