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宗室之乱(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顺天府很快就动了起来,虽说不上是声势浩大,但也绝对没有瞒着谁,可以说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都知道这次的调动。

  倒不是陈循不小心,只是他不担心,也不在意罢了。

  虽然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但这种说法也不是全对的,最起码在朱瞻壑这里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其实算得上是舟水之论的延伸,作为普通人,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想到的可能是只有你真心爱民,百姓才会拥戴你,你才能坐稳江山。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句话的核心其实是民心,剖析开来就是兵力。

  得民心者,兵源充足,才有争霸天下和坐稳江山的资本,如果伱不得民心,你就没有足够的兵力,何来的资本争霸天下和坐稳江山呢?

  你是皇帝又如何?没人给你卖命,你自己提着刀上阵杀敌吗?就算是你勇猛到宛如楚霸王再世又有什么用?

  可是,朱瞻壑不同。

  他不得民心是没错,如今大明百姓没几个希望他能做皇帝的,因为在百姓心中他是个暴戾的人,如果成了君主,那也一定会是一个暴戾的君主。

  但他得将心。

  从征讨中南半岛开始,朱瞻壑就没有动用过中原的兵力,顶多也就是调用几个将领,这还是在西政欧洲之后的事情。

  中原的百姓因为朱瞻壑的这个决定享受了十几年的安稳是没错,但百姓享受,不代表所有人都享受。

  试问朝中的将领们,有谁在谈到钱勇三人、李彬和沐家等人的时候不眼红?

  要知道,在大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封爵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战功,而且还得是社稷之功。

  其次,他们都是武将,本来就被文臣压一头,虽然吴王一脉接掌大明之后文臣被狠狠地打压了,但也就是和武将持平罢了。

  还是那句话,打天下得武将,治天下还是得文臣。

  文臣可以通过政绩来提升,但他们武将没有战功怎么提升?

  最后,除了武将,底层的士兵也渴望着晋升。

  秦末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是谋划的,但他们有句话说的很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哪怕是最底层的士兵,也是希望能够向上爬的,就算是不为了荣华富贵滔天权势,为了让家人的生活富足一些也得努力。

  然而,中原内部十几年都没有战事,虽然对外战争不断,但朱瞻壑却从不动用中原的士兵。

  所以说,要真闹翻了脸,先不说皇帝一脉能够得到多少将领的支持,就说兵力上可能也不会有多少。

  这样一来,对于陈循来说可操作性就很高了。

  反正横竖是立于不败之地,那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让天下人都看到,也知道你这次的调动是有原因的,而非空穴来风。

  到时候说不定还会产生一些舆论上的帮助。

  吏部。

  “陈尚书。”

  埋首于公文的陈循有些迷茫地抬起头,自从太皇太后张氏被毒杀一事发生后,太皇太后就一直在休养,所有的事情就落到了陈循这个内阁首辅兼礼部尚书的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