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首战告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皇帝出征,国储已立。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如果单说这个消息的话其实不值得让人震惊,甚至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御驾亲征这事儿虽然能够极大地提升将士们的士气,但却也同样带着不确定性。

  若是国无储君,一旦皇帝马革裹尸,那大明势必会乱起来。

  而且,这种事儿就算是放在一般的王朝身上都得乱起来,大明这个特殊的存在就更不用说了。

  谁都能想象得到,如果不立国储,皇帝战死关外,吴王一脉会迅速发难,占据正统继承人的位置。

  然而,这也只是寻常百姓的想法,但凡是有点儿嗅觉,或者是有点儿权利在身上的人,都嗅到了这次的不同。

  册立国储,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来说,不仅要在奉天大殿册封,还得皇帝亲自带人去祭祀社稷坛和太庙,一个上表天地,一个告慰祖宗。

  然而,这次大明册立国储,别说是皇帝带人祭祀社稷坛和太庙了,就连最常规程序的奉天大殿受封都没有。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不过结合着第二个消息,那些有点儿政治嗅觉的人就把事情给猜出了个大概来了。

  这第二个消息就是吴王一脉搬离了皇宫,但不是入住顺天府的汉王府,而是前往通州,乘船沿运河南下,前往陪都应天府。

  皇帝御驾亲征,国储的册立如此的匆忙且随意,再加上吴王一脉的撤离,很多人都猜到了这是一场交易。

  这,就是朱高煦希望看到的。

  在这个交易下,他们吴王一脉是要撤离这个权利的中心没错,但撤离权利中心了也不代表他们就失去了对大明的掌控。

  内阁和六部这两个最重要的机构都是吴王一脉的人在把持,同时这次的消息一经传出,但凡是多少有点儿政治敏感度的人都能猜得出来吴王一脉的想法。

  所以,吴王一脉虽然是撤出了顺天府,但对朝廷、对大明的掌控却没有半分松弛。

  甚至,经此一事,更多的官员会倒向吴王一脉的阵营。

  毕竟,皇帝御驾亲征,那可是在关外,这要是出点儿什么事儿……

  也不足为奇,是吧?

  至于那些不倒向吴王一脉的人,朱高煦其实也不是很在意。

  这些继续坚守当年太子一脉的人,无非就是两个群体。

  第一,是有着坚定本心的,这样的人别说是威胁了,什么都不好使,无论你用阴谋还是阳谋、糖衣炮弹还是栽赃陷害,他们都不会倒向你。

  所以这种人,得不到也是一件好事儿,因为如果你得到了你还得担惊受怕,害怕他什么时候背刺你一下。

  第二,就是缺乏政治敏感度,看不出平静的表面下那涌动的暗流。

  这种人,脑子太笨,也转不过来弯,得不到同样也是一种好事儿,因为有句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不过,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一点是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么猜测的,并且做出了预测。

  那就是朱瞻壑再,无非就是两个群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