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镇江决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江隔断,江北之战的结果,高弘图暂时也不可得知。就算是知道,明军也依旧会开战。

  镇江决战,也在温暖的阳光下拉开帷幕。

  三十几万大军由高弘图任总督师,刘良佐为副统帅

  高弘图是个精明能干之士,清军灭亡南明后他就隐居乡野至死不为清廷效劳。

  刘良佐一家都很精明:当年大凌河之战,他的亲弟就已经跟随祖大寿投靠满清。刘总兵本人也是个精明的大将,清兵一入徐淮他立即带着十余万兵马投效。后来更是带兵击败黄得功,更是带兵围攻江阴,于鞑子合力完成了有名的江阴屠杀。

  明军疾行围困汉军,大中型火炮都没运到,但虎蹲炮火铳等火器却是繁多。

  留两万人马守护大营,三十余万明军摆开阵势步步逼向汉军,前军二十几万都一线展开。

  无边无际的人头,无数的刀枪盾海。

  此时镇江城头上的黄得功心涌澎湃,他坚信汉军必败。几十万明军就像大海,而几万汉军不过一堵沙墙。

  不过当他看向城下时,激荡的心思立马无存。

  汉五军在四个城门口,都布下了天罗地网。大小火炮火铳弓箭手都指向城门口,重甲枪兵盾兵排列待命,城外还有不少骑兵在巡逻四门。

  黄总兵估算下,要冲出城比攻城还难!

  明军推着炮端着枪,步兵前进。大军之间还有不少箱车,战车上还有不少火器。

  高弘图安坐敞篷战车上,毕竟他以不再年壮。

  督师身旁围绕了一圈大将,众大将周围都是亲卫和传令兵。

  帅旗身后的高台战车,站立着几个旗手。旗手后边是十辆战鼓马车。在统帅部两边,还有两个四米高的移动木塔,塔顶是两个声大精醒的小统领。

  “前阵两里汉军骑兵两万左右,步军一万多不到两万。”了望塔的小统领不停汇报前阵军情。

  刘良佐冷笑:“安南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我军亦有一万多骑兵,可挡汉骑。汉军主难道以为单靠不到两万步军就能撼动我三十万大军。”

  刘大将的欢笑,感染了众多将军统领。

  “刘大帅所言甚妙,汉军必败。”

  “我军胜矣。”

  众将军头头是道,高督师也不得不赞同。

  “诸位将军可要记得这亦是尚书大人之劳,史可法尚书督师江北从而牵制汉军无法动弹。”

  刘大将亦是点头:“史尚书劳苦功高,战后圣上必有重恩。”

  众将军歌功颂德,黄得功的副将也立即开口:“我家黄大帅独守镇江,更是让汉军无力可使无处可躲。”

  刘良佐淡笑:“极是,黄总兵之勇,猛冠三军。”

  众将军又是一番热切和满,就如多年未见的兄弟。

  高督师抚须脸上笑意不断,可他眼角却射着无奈:人面最是虚伪,好像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身怀高超演技。平时在各地争权夺利的将军总兵,如今一见面都如豪客侠士般义薄云天。

  踏踏踏~~几十万人的步伐如海浪迎面扑来。

  距离汉军七百米处,明军开始停下。明军善守不善攻,面对天下强军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重骑淡漠,草木兵一脸平常。两翼骑军在汉亲兵的影响下,也慢慢的驱逐了恐惧。

  三十万人啊!陈雄心情起起伏伏,三十万人该杀到什么时候。

  明军停下,陈雄立即带着重骑慢慢走向无边明军。

  明军一个队列都有几千人,三十万人就如一堵宽厚的石墙。

  重骑一步一步,马蹄把泥土压的很深。

  距离虎蹲炮三百多米处停下,重骑立即拿起马背后面的大盾牌。厚实的木遁足以保护木牛和石人,毕竟明军的火器实在繁多。

  陈雄心慌叹气看向无边的明军,感叹了片刻他不得大喊出来。

  “我汉军从辽东归来,几十万汉家流民贫民只为南归寻找安居之地。奈何朝廷一次次围杀我汉军,江北几万明军的血液未干,今日江南汉人又奈何血涂。”

  “本王陈雄以汉军主之名,告诫尔等:速速退去归营,否莫怪我无情。”

  速速退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