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赐婚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一大早杨炎刚刚起床,杨安急急忙忙跑进屋内道:“炎少爷,老王爷叫你去呢。”

  杨炎道:“安叔,爷爷叫我有什么事吗?”

  杨安道:“这个老奴也不知道,不过户部尚书韩大人和一位宫里的曹公公来了。老王爷正在接待他们。”

  杨炎一怔,难道真的选中了自己,是上门提亲来了?

  等杨炎局匆匆忙忙赶到杨沂中的正堂时,果见杨沂中正陪着韩彦直和一个太监说话,那个太监杨炎也认识,就是那天陪赵眘看杨炎练兵的曹公公曹安民。

  一见杨炎来了,杨沂中忙起身招呼:“炎儿,快来见过韩尚书和曹公公。”韩彦直和曹安民也立即站起身来,曹安民满脸笑容道:“前几天咱家陪皇上去看杨统制练兵,以经前过杨统制了。皇上可是一直夸赞杨统制练兵有方啊。”

  杨炎忙向两人施礼道:“两位大人,新年到此有事吗?”

  曹安民笑道:“自然是有事,咱家可是要恭喜杨统制了。”

  杨炎这时也只好装糊涂,道:“公公恭喜我什么?”

  曹安民呵呵一笑道:“咱家和韩尚书可是奉了皇上的旨意,特来向杨统制提亲的。”

  这时韩彦直道:“皇上听说杨统制尚无妻室,要将永宁公主许配给杨统制为妻,所以让在下和曹公公前来提亲,可是要恭喜杨统制了。”

  关于皇帝欲招驸马的事杨沂中到是也听到一些风声,不过事情没有确定,他也不便瞎猜,现在见韩彦直和曹安民上门提亲,杨沂中也不禁喜形于色,笑道:“原来如此,真是有劳子温和曹公公了。”他当年与韩世忠同殿称臣,诸将都曾结为兄弟,因为也算是韩彦直的长辈。因此直呼其字,并无不可。

  杨炎却怔了怔道:“是永宁公主吗?”心中想道:“不是说是给赵月如选驸马吗?怎么变成了赵倩如了。”

  韩彦直见杨炎的表情,也猜到他事先大概也听到一些风声,便道:“这次皇上是同时给两为公主选驸马,将永安公主许给了虞参政的公子虞公亮,而将永宁公主许给了你。杨统制,你可愿意,也好让我和曹公公向皇上回旨啊!”

  这时杨炎心里乱如麻丝一般。从他听到这个消息起,他就一直以为是赵月如,因此一直把她当作对像来考虑的。所想的都是赵月如如何如何。突然之间得知变成了赵倩如,今他心中一阵大乱,思绪一片空白。

  曹安呵呵笑道:“同安郡王,当年太上皇就将您比做郭子仪,现在皇上愿将公主许给你们家,您可是真像全了郭子仪了。”

  杨沂中也笑道:“那里,那里。郭子仪是何许人也,我怎么敢比。不过皇上龙恩浩荡,恩宠我们这些老臣罢了。也多蒙公公照顾。”说这只见杨安己端来一个大托盘,盘中放着一叠交子,两件玉器。

  原来杨安跟随杨沂中多年,颇为灵通,一听是招杨炎为驸马,心知这谢礼是少不了的,立即到后面选了两件上等玉器,一千贯的交子,拿了出来。

  曹安民眼尖早就看到了,心中大喜。再看杨炎在一边发呆,也不说话,以为他是少年人面皮簿,便笑道:“杨统制,你也说句话啊!皇上可还等着咱家和韩大人回去复旨呢?”

  杨炎心一横,牙一咬,冲口道:“杨炎不能从命。”

  曹安民和韩彦直正笑嘻嘻的看着杨炎等他答复,那知杨炎开口竟是推辞。一下事两人都不禁干住了。

  杨沂中也大吃一惊,正想说话,曹安民也反应过来,抢先道:“杨统制,你说什么?”

  杨炎抱拳一躬,道:“请曹公公,韩大人去回复皇上,杨炎以订婚配,不能迎娶公主,有负皇上厚爱了。”

  杨沂中这才开口道:“炎儿,你……”

  他话未说完,杨炎己打断道:“爷爷,我娘临终以前,以为我和流苏订下了婚事,这一点您是知道的。”

  杨沂中一怔,没想到杨炎是因为流苏而不愿娶公主。其时男子未娶正室之前,先收一二个侍妾实属正常。因此他只把流苏当作杨炎的一个妾室,并不反对。但从未想过杨炎会把流苏当作正妻。在他的心中杨炎的正室自然是要豪门大族方才门当户对。

  韩彦直皱了皱眉,问杨沂中道:“杨郡王,杨统制说的是真的。”

  杨沂中苦笑了一声,也不知如何回答。杨炎和流苏的事也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如果换了是杨昌鹏到好办,他只要一摆爷爷的驾子,那里还轮到孙子说什么。但他却深知杨炎的脾气,看似随和,骨子里却倔强的很。这一点和死去的杨韩辉一样。更要命的是杨炎还继承了万显声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想硬压他,说不定他会闹出什么事情来的。

  曹安民有些不悦道:“杨统制,如果你以为永宁公主不是皇上亲生而是蕃王之后,以为皇上厚此薄彼那可就错了。永宁公主虽只是皇上的侄女,却与亲生无二,一应事宜,都是按公主的礼数定的。你若娶了她仍是驸马而不是郡马,这一点你可弄清楚哦。”

  杨炎道:“杨炎怎敢有此种想法,只是我确实己经定婚,怎能因公主而忘信义,请公公回复皇上,请皇上收回成命。”

  曹安民转头问杨沂中:“同安郡王,你说这叫咱家怎么去回复皇上呢?”

  杨沂中叹了一口气道:“公公就请按杨炎的原话回复皇上吧。”

  曹安民哼了一声道:“那好,同安郡王,杨统制,咱家这就告辞了。”说罢对杨沂中拱了拱手,一甩袖子,气哼哼的走了。

  ******************************

  赵眘气呼呼的走进寝宫,一屁股坐到龙椅上,犹自吁个不停。宫女、宦官们从未见皇帝气成这样,一个个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夏皇后一见,便问:“官家这是怎么了,和谁生这么大的气?”

  赵眘气哼哼的道:“还不是为了那两个丫头的婚事,真是要把朕气死。”

  夏皇后亲手倒了一林茶,捧给赵眘,道:“气大伤身,若是气坏事身体怎么得了。官家是大宋的皇帝,为祖宗的基业着想,可要保重龙体。那两个孩子的婚事怎么了。”

  赵眘接过茶杯,一饮而尽,呼叹稍稍平息了一些,道:“月如,倩如这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小了,朕本来是打算给她们招驸马,人选都以选好了,月如的驸马是虞允文之子虞公亮,倩如的驸马是杨沂中的孙子杨炎。”

  夏皇后微微点头道:“臣妾虽在宫中,却也听说过这两个人,说是这次宿州大捷全赖这两人出力。”

  赵眘也点点头道:“朕亲自招见过这两个人,难得这两人都是年纪轻轻,假以时日定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材,而且无论是年纪,家世,品貌都和她们相当,所以朕才会想到招这两人为驸马。”

  夏皇后笑道:“官家亲眼所见,定然不错,就是臣妾听官家之么一说,也觉得甚好,可官家又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呢?”

  赵眘“哼”了一声道:“一个不愿嫁,一个不愿娶。你说朕怎能不生气呢。”

  夏皇后道:“官家这么说可把臣妾弄糊图了,怎样个‘一个不愿嫁,一个不愿娶呢’?”

  赵眘苦笑了一声,道:“这是朕没说清楚。是月如不愿嫁给虞公亮,杨炎不愿娶倩如。”

  夏皇后听罢,也笑了一笑,略一思索道:“月如这孩子一向眼高于天,加上聪慧过人,自然心高气傲,不愿所嫁非人,也里常理。”

  赵眘摇了摇头道:“皇后,朕何偿又不知道呢。月如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可惜是个女子啊!如果她是男子,朕早就立她为太子了。可即是女子总有一天是要嫁人的,何况她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她是朕的亲生女儿,她的驸马朕又怎会胡乱挑选,那虞公亮也不是碌碌之辈,朕看他虽然年轻。但在青年的一代之中几乎无人能比。招他为月如驸马,怎么是所嫁非人呢?如果连虞公亮都配不上月如,哪我大宋还有谁能配得上月如。”

  夏皇后点点头道:“官家说的很是,那么杨炎不愿娶倩如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提到杨炎,赵眘气就不打一处来:“这杨炎更可气,说什么他己定婚,不愿娶公主。”

  夏皇后一怔,道:“他真的以经定了婚吗?”

  赵眘道:“他若是真的订了婚也就罢了,朕虽是大宋天子,也不会逼他去做不义之事。刚才杨沂中进宫来将一切都告诉朕了,杨炎所谓订婚其实是他一个贴身的侍女罢了。他现在虽不是大臣,却也是王孙公子,却要以一个侍女为妻,成何提统。”

  夏皇后到有些不解,道:“为一个侍女?”

  赵眘叹了一口气道:“居杨沂中所言,那个侍女本是孤儿,幼时买入杨家,一直看顾杨炎起居,两人年龄相仿,又是一起长大,也箅是青梅竹马。杨沂中本打箅给杨炎作妾也就满可以了,那知……”

  夏皇后点点头道:“臣妾到是有些明白了,或许是杨炎怕娶了公主以后,公主会容不下那个侍女,也未知可否。”

  赵眘怔了一怔,想了想道:“还是皇后想得细,是年纪,家世,品貌都和她们相当,所以朕才会想到招这两人为驸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