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而利之所出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陆慜硬着头皮说:“我能有什么想法?朝政的事儿,我一窍不通。”

  “胡说。”

  这次说话的人是墨鲤,他不紧不慢地开口道,“你都逼宫谋反了,会对朝政一无所知?难道没有想过成功之后如何收服宰辅们?”

  陆慜神情微妙,孟戚看出不对,诧异地问:“真的没想过?”

  “……”

  陆慜尴尬地转过头。

  从前二皇子觉得有太子在,登基这码子事反正轮不到他。后来太子病重,二皇子只想着孤注一掷,能不能弑君最重要,朝臣什么的再说罢。

  特别是找到了青乌老祖,这位自称天下一高手的老道,陆慜更是信心十足,自认只要有了这位高手保驾护航,弑君后借机掌握兵权,谁敢不服?

  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陆慜老老实实地坦白道:“我方才觉得皇兄不会放过张相。”

  “哦?”

  “皇兄登基之前,锦衣卫副指挥使宫同知与刘将军就在查张相的挟势弄权的证据,虽然结果如何我并不知晓,但是登基大典上,张相直接告了假,这就很反常了。”陆慜一本正经地细数起来,“除非真的起不了身,否则这样重大的日子,哪有不去的道理。张宰相可能已经发现皇兄要对付他。”

  “有点意思,然后呢?”孟戚继续问。

  二皇子撇嘴道:“还能有什么,文臣的老一套呗?我以前看都看腻歪了,上书请辞,按照惯例,皇帝必须得挽留。估计这是张宰相的试探,他想看我大皇兄究竟掌握了多少证据,再显摆一下自己的本事,半个朝堂都是他的人……张相根本不想辞官,这其实是威胁!哼,他错看了我大皇兄,大皇兄可不会受他要挟,也不会让他辞官回乡,现在不动手,定是为了把张相的党羽捋个清楚。到时候杀鸡儆猴即可,张相的门生故吏能为了权势依附,自然也会为了权势背离。今日过来参加什么文会的,我看都是傻!”

  孟戚挑眉,他十分意外,几乎要对陆慜刮目相看。

  他用传音入密对墨鲤说:“陆慜好像变聪明了,或许是跟六皇子打架打通了哪根筋。”

  “若是脑中经脉堵塞,这人不是痴傻就是瘫痪,不是陆慜这般……”

  孟戚立刻改口说:“大约是经历了这一番波折,又被迫出京离开他皇兄,让他肯多用脑子了,所以看着比六皇子顺眼多了。”

  墨鲤心道,如果不顺眼,陆慜根本不可能待在这儿。

  换成畏畏缩缩,背地里打小算盘的三皇子,或者性情乖张的六皇子,别说拿一百两银子要求弑君,就算给一千两孟戚可能都不会看一眼,更别说把人带出皇宫了。

  银子都不收,后面的事也都不存在。

  现在这辆马车上有陆慜的位置,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陆慜的表现没有任何“不顺眼”的地方,于是再受陆忈所托,就不吝举手之劳,把二皇子一起带上了。

  ——反正只是出京,到了地头,自有陆忈派出的人接应。

  “陆慜要是保持这个势头,凡事都他多看多想,再发奋读书,没准再过几年,就能胜过他弟弟陆惪,让陆忈把皇位传给他。”孟戚一本正经地说。

  墨鲤欲言又止,他想说太子不一定能活那么久,又想说陆慜刚才想得那么透彻,都是因为事关太子,事换到陆慜自己头上,可能就没有这份机敏了。

  但墨鲤转念一想,孟戚经历过的事比他多,看人也比他准,陆慜或许真的有那么一天呢!

  毕竟人都会变,尤其现在陆璋死了,这意味着压在这些皇子头上的阴影不复存在。

  “如果陆慜想要回太京,回到他皇兄身边,就必须发奋图强,成为人上之人。”孟戚慢悠悠地说,“我原先还准备提醒他,现在看来这个道理他是懂的。”

  墨鲤深深地看了陆慜一眼,同情道:“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不容易,也只能如此,因为一条途径能够实现他心中所想。”

  不单单是辅助陆忈,作为皇子,陆慜也是有野心的,至少他不愿意把皇位让给另外两个弟弟。无论在陆忈生前还是死后,二皇子都不会真的为了皇位跟他两个兄弟自相残杀,这会让他觉得没脸在地府见兄长。

  孟戚之前是不清楚他们兄弟间的事,现在旁观者清,已经能够随口说出陆慜的心思了。

  墨鲤轻叹一声,低语道:“陆慜倒是能看清他的路怎么走,可这天下真正的出路,却不知在何方。”

  太子寿数无多,无力推行新政,也不能让齐朝焕然一新。

  ——他们来太京一遭,似乎什么都没能改变。

  墨鲤看着车窗外热闹的景象,隐隐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