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其谶代者之明乎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墨鲤目光奇异地扫了孟戚一眼。

  无他,这个样子墨鲤没见过而已,超凡脱俗的世外之人忽然换了模样,看着新奇。

  不过看了一阵,墨鲤就把目光移开了,非礼勿视嘛。

  孟戚也不失落,好歹大夫还是瞧了他一阵的。

  墨鲤衣服补到一半,忽然回过味来!

  胖鼠用爪子挠坏了衣裳,为了掩盖错误,孟戚又装作衣料不好扯坏了他自己的衣服,现在两件衣服都破了,罪魁祸首就是孟戚,怎么补衣服的人是自己?还有没有道理了?

  这个坑他到底是怎么栽进来的?

  墨鲤对着手里的针陷入了沉思。

  孟戚见事情败露,一掀窗户直接跳了出去,跑得无影无踪。

  “等等,你……”

  墨鲤惊而站起,随后默默地把“没穿中衣”几个字咽回了肚子。

  算了,补吧。

  真要让孟戚补衣服,墨鲤还觉得缝补的地方看了碍眼呢!

  其实大部分男子都是这等手艺,毕竟不是绣娘,也不需要什么高妙的针法技巧,把衣服补得能穿就行。孟戚可能还是早年投靠李元泽之前学的,后来做了国师,缝衣服这事儿根本轮不到他亲自动手,估计还是李元泽屠戮功臣之后,孟戚回到上云山才重新拾起来的。

  墨鲤心绪繁杂,手下却分毫不慢。

  很快一件衣服就补完了,墨鲤绕好了线,跟针一起收了起来。

  没关窗,照旧留着一条缝,回到卧房想着是练内功呢还是装作练内功等孟戚溜回来,忽然看到枕下有个东西露了出来。

  他伸手一摸,发现正是锦水先生配图的话本。

  墨鲤对着话本静默了一阵,抬眼见四下无人,遂镇定地将其翻开。

  话本名曰《金莲记》,那等心性yin邪之人见到书名就会想到三寸金莲,继而想到这些女子的妙处,然而这是卖话本的人故意搞出来的噱头,其实话本里说的是天上瑶池里的金莲仙子,根本没有玩弄穿了绣鞋的金莲小足。

  楚朝曾经有令,不许女子缠足,虽然民间悄悄违令的不少,但是这股顽固风气在平州并不盛行,特别是竹山县这等穷乡僻野,百姓整日劳作,家里缺人干活,哪里会把女儿生生地折磨成残废?

  墨鲤看书名没领会到金莲的这层暗示,只因许多话本的名字都叫金钗记玉莲记什么的,便以为是才子佳人话本里的信物,金莲配饰之类的。

  等翻开话本发现是金莲仙子,颇感意外。

  这金莲仙子虽然貌美绝伦,身姿绰约,但只有一寸高。

  每到月圆之日,金莲仙子得了天地灵气,才能恢复成正常模样,于是就成了来无影去无踪的女仙。今日同宰相公子春风一度,继而销声匿迹,下个月又找上了探花郎。

  话本里完全没有说这金莲仙子为何到人间,为何寻欢作乐,只顾一味儿地描述那被翻红浪,逍遥快活的乐事。

  寻常人看了大约会血脉贲张,恨不得种一盆莲花等待月圆之夜然后佳人入怀。

  墨鲤:“……”

  这话本是京城里卖花的贩子出钱请了落魄秀才写的吧?

  不然怎么把人家公子买花的事写得这么清楚?连哪条街哪个铺子的细节都有!

  继续翻,第三个买花的是浪荡江湖的侠客,第四个得了花的是个给人坐馆教书的穷书生居然是东家的花死了都出去,穷书生看得不忍心于是抱回家,金莲仙子当夜报恩。

  这……好端端地为什么要抱枯死的花回家?

  再说了,莲花养在缸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抱得起来一口缸?或者是从水缸里把那花带着根一起拔了出来?这真的不会让莲花死得更快吗?

  如果只带了花与花根,没有水缸,是放在家中何处养的?

  墨鲤满心疑惑跳着书页找,等看到穷书生竟然把花放进砚台里盛了清水养时,忍不住用手指揉了揉额头,然后重重地合上书页。

  这种荒唐的话本,根本配不上锦水先生的好画!

  且说月桂坊的锦水先生重重地打了个喷嚏,忍不住把被子裹紧了一些,战战兢兢地听着外面的动静,不管谋逆的人是谁,只希望京城能够恢复宁静。

  “罢了,改日去风行阁把账结一结,搬去乡下。”

  锦水先生自言自语道,京城真是太危险了。

  ***

  “人呢?来人!”

  陆璋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他浑身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