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拘于道仿若无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元泽起兵征战天下的时候,因为同僚里能人太多,从谋臣里算,孟戚只能排到第七,从将军里算,孟戚一样是这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如果只算开国十四位功臣的话,孟戚只能在末尾挂着。李元泽大军之中,自然不会只有十四个人能干活,所以孟戚看起来还是名列较前的,属于心腹了。

  只是分到孟戚这里的军务,往往并不引人注意。

  独当一面的边路大军主帅,必定不是他;辅助边路大军主帅的军师,也很少轮到他。

  因为对政务不是很精通,于是驻守后方也不是孟戚的事。

  孟戚做得最多的,是带军去接应别人,或者跟别人搭伙做个先锋军,又或者在后方监督粮道。因为孟戚属于那种大功他拿不下来,但是小错绝不会犯的人。

  有他在,大家都会放心一些。

  特别是镇守囤积粮草的要塞,这样的差事在战事正酣的时候往往非他莫属。

  孟戚既不饮酒,也不近女色,更不会偏听偏信,轻举妄动,任凭敌军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个遍,说不出兵就不出兵。

  ——祖宗十八代根本就不存在,随便骂,生一点气就算沙鼠输。

  要攻城就来,要使计谋也行,见招拆招,不骄不躁。

  他去做先锋将军的时候,不是斗狠立功,而是观察敌方势力。

  孟戚眼力好,有智谋,还有自保之力,既不惧阵上拼杀,又不爱跟别人抢功劳,所以与诸位谋臣将军的关系都很好,偶尔还能帮着劝一劝闹矛盾的同僚。

  李元泽十分信重这个属下,因为孟戚一个人能做的事,其他谋臣独自是做不了的,别的将军也不行。看似可有可无,却是少不得的存在。

  孟戚当年麾下还有一支轻骑兵,擅长奔袭传信,擅使弓箭,离了马能爬城墙攀陡崖,一般是当做斥候用的。

  打探消息,确实是孟戚的长处。

  ——跟沙鼠听壁角半点关系都没有。

  孟戚随便一看,就从这些人列出的阵仗里找出了七八个破绽,依着他从前的习惯,逐个击破完全不是难事。不打得他们抱头逃窜,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一群乌合之众也敢在他面前丢人现眼。

  “啧。”

  孟戚遗憾地想,奈何他现在孑然一身。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下没兵就只能自己来了。

  火把的照耀下,那发号施令的人约莫四十来岁,脸膛发红,很有两分架势。

  而他身边的道人,留着山羊胡子,不停地摆弄着手里的罗盘。

  “快说,那山寨距离这里还有多远?”

  被红脸首领质问的人衣着破旧,抖抖索索地跪了下来,告饶道:“小人真的不知道,小人就是个货郎,每回来寨子都是蒙了眼睛的,再说……再说那些人古古怪怪的,我也不敢多看。”

  他哭得眼泪鼻涕糊成了一团,翻来覆去只说每次进山都只走到附近那座山头,只要在崖上找树枝点一堆火,石磨山寨的人就会出来接应。

  山崖前方就是这处迷宫似的山沟,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

  地面千沟万壑,巨石高低不平,阻挡视线。

  人在其中,很难辨清方向。

  “……每次到了这里,还得走大半个时辰,弯弯绕绕的,小的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绕路了。”货郎绞尽脑汁地回忆着,只求这些煞星把自己放了。

  “你自己没有来找过山寨吗?”有人逼问道。

  “哪敢啊!”

  货郎有苦说不出,如果不是荒年生计难寻,他绝对不会再踏入石磨山一步。后来每次出门都要去庙里叩拜一番,唯恐自己被妖怪吃了。

  他那些絮絮叨叨,一直被邻里当做笑谈。

  谁想到今年居然来了一群煞星,不由分说,把他绑了就走,还要他带路。

  那位道长,说话阴阳怪气的,看着也很怕人,难不成他们是想进山抓妖怪?

  货郎脑子都糊涂了,缩着不敢动。

  红脸的首领恼怒地骂了几句,叫人爬到巨石顶上看方向。

  他们来了上百人,进石沟之后,就犹如扔进江湖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