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番外9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哥的对象是这么安慰孟杰的。

  这是什么话?

  难道因为全家不是人,就可以不说人话?

  孟杰气鼓鼓地拖着小黄鸭书包去了幼儿园,没上两周,精疲力尽地回家表示他用完了一辈子的耐心,他要去小学,立刻马上!

  因为两个家长都推崇一岁岁长大的模式,再说也要融入社会,关键是没有户籍跟身份证明(他哥说他是荒郊野地捡来的弃婴),哪怕孟杰可以直接变成三十岁四十岁,会看电视会玩电脑能网购,可是一跟人打交道就可能要露馅,最好变作符合内在思维的小孩,乖乖去上学。

  孟杰觉得很有道理,加上他哥对象的言传身教,满心期望的去混幼儿园了。

  然而他这时候在户籍上……还不满三周岁,这时候的幼儿园其实应该叫托儿所,帮父母照顾小孩的集中场所,顺带学点拼音加减法之类。孟杰兴致勃勃想要跟同年小孩打交道处朋友,结果小朋友的视线只在零食动画片玩具上,老师还把他当做小孩哄,没有一个给他解答正经问题。

  行吧,神童也是有的,能解释得通。

  但两岁半上小学是不成的,哪怕是个不会尿裤子说话利索的小孩,人家学校也不会要的,好在没人强制小孩必须上幼儿园,于是孟杰就被接回家了。

  孟戚一想,闲着也是闲着,看电视不行的,这年头的电视剧全在胡说八道,动画片越来越低龄,亲自教吧,反正教到上学就差不多了。想他昔年的楚朝国师,博览群书,活到老学到老,学了三百多年还能把小龙脉教坏?

  小龙脉不领情。

  小龙脉有意见。

  给六岁小孩做五三,人干事?

  还整天吹嘘自己,不要脸!

  “哥,你在史书上就两行字,还是在别人的本纪跟传记里,我翻到眼瞎才找到。

  “还有看这本,把你写成了孟威了……”

  秋景多出名啊,宁道长多有名啊,就连那位横刀立马斩杀海寇的程大将军,听着都很威风。

  孟戚之名,确实在武林之中传扬过一阵子,荆州的云明书院也有过关于他的记载,可惜后人认为年纪对不上觉得荒谬修书的时候删减了,以至于到了现代,连史学家都要想好半天才能想起楚朝这位国师。

  研究楚史的学者,有挖掘乐阳侯遗失文献的,有试图重现靖远侯征战轨迹的,还有分析楚元帝心态转变的……反正孟戚就是里面那个凑数的,曝光率最低,得到的关注度最差。

  墨鲤那边的情况比较诡异,因为“年迈”之后为齐朝名相治过病,还留下一卷医书传世,因书里提到过秦逯,这两师徒一起出名了,师徒两占据了许多个第一,比如第一个提出基因遗传病概念,在古代最早整理出成套的血吸虫防治方法等等,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墨鲤这名字是个绰号,就跟扁鹊一样。

  甚至间接地瞎推论,说在三百余年前的楚朝齐朝,黑色鲤鱼是吉祥象征,见到就会交好运病厄全消。

  墨鲤:“……”

  不是,我很倒霉,真的。

  彭泽湖一带有个乡镇,兴建旅游产业,拍脑袋搞了个神医故乡的牌子,指个老屋非说是墨鲤神医跟老师秦神医的居所,就是在这里研究血吸虫的,不止立牌位立神像,还建了个十米高的黑色大鲤鱼雕像,作为地标。

  墨鲤所在的医院,还组织过医生护士去那边旅游,每个人都在鲤鱼里拍了照,还有集体照。

  墨鲤:“……”

  宁愿像孟戚这样不出名。

  现在孟戚用的是本名,倒是墨鲤考虑到写过医书的缘故,又因为现代医学快速发展有意继续学,于是改了个名字。结果就是对着鲤鱼雕像,跟同事旅游买回来的黑色小鲤鱼挂件欲言又止。

  近年来网络上有了转发锦鲤交好运的风气,彭泽的鲤鱼雕像当仁不让地霸占热门,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刷一次屏。

  墨鲤面无表情地看着微博上的转发还愿,想了半天,得出结论这年头不管转发什么都有可能实现愿望,同样的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可能水逆,图片不是重点,凑热闹才是。

  就……过着呗,还能趁夜把那座雕像砸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