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运河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喜欢和不喜欢本书的朋友,表扬或者批评猪的朋友,我在这里都要深深的感谢,表扬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批评给了我改正的方向,只要有大家的关注,我会更加努力的。

  明天封推,一天两章,依旧是中午12点左右,晚上时间不定,只能保证在9点之前。

  *********************************************************************

  “交通。”武安福道。

  “交通?”裴矩和来护儿都是朝廷大员,江南一直是困扰北方豪强出身的大隋朝两代天子的重大问题。当年杨广平定江南之后,在扬州待了八年,就是为了拉拢江南士族。杨广如今的皇后萧氏和最宠幸的大臣萧禹都是江南第一大门阀出身。而他在江南的八年,也的确和江南门阀多有交往。尽管如此,江南几百年来和北方的格格不入,却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化解的。更有一部分门阀,认为杨氏为鲜卑后裔,一直不肯承认杨氏政权的合法性,暗中积蓄力量,意图造反。杨坚杨广都知道江南经济繁华,文化鼎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乃是天下之命脉所在,一直十分重视。可是京城大兴远在关中,难以掌控江南,杨广登基以后,兴建东都洛阳,大半原因是为了控制江南门阀。可是就算东都建成,南北之间最大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交通不畅。

  自春秋战国以来,江南就因为水道纵横,而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交通的便利,水路也成为连接江南各地的主要交通方式。而畅通的水路,对于把江南剩余的粮食运到北方,和运输北方的士兵到南方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只要解决了交通问题,江南就等于被北方抓进了手掌,再也逃不出去了。可是这个问题困扰着几代人,武安福又能有什么好主意呢?裴矩和来护儿疑惑的看着他。

  “运河。”武安福胸有成竹的吐出这两个字来。

  历史自然有他的定数,有必然,有偶然,也许武安福的出现是个偶然,但是他可以推动某些必然,比如大运河。

  “运河?”裴矩喃喃的道,他的脸上一会兴奋的放起光来,一会又黯淡下去,自言自语,似乎在和自己争辩着什么。来护儿虽没他一般走火入魔似的思索,也张大着嘴巴,如同要溺死的金鱼,拼命的呼吸着。

  “你想要怎么修?”裴矩终于缓过神来问道。

  “贯通南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一旦成功,则江南的经济和北方的政治融为一体。运河一通,漕运就通,江南之粮可以北达洛阳,转至关中,接济天下;运河南至余杭,北连燕云,无论将来江南又变还是高丽生乱,都可以尽起天下雄兵讨之。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盖世功业,裴大人,来大人,你们说呢?”武安福这些话都是回京路上早和孙成孙思邈商量过的。他只知道杨广开凿了大运河,功在后代,祸及当世。结果孙成和孙思邈一分析,却成了泽被天下的大好事。武安福不管三七二十一,心想只要能让杨广的钱和粮流水一样的花出去,总有不够花的那一天,等到他兵发高丽好大喜功营造宫殿开发运河这些事堆在一起,只怕再大的家底也要败光。至于自己在其中扮演个什么角色,武安福可不在乎,反正是你杨广连吓带威胁把老子收进来的,老子就顺手帮你一把,让你早点把家败光,早死早超生。

  “这可真是项伟业啊。”裴矩道,他和孙成孙思邈等人的看法一样,这件事情若是能够成功,真可谓是千秋万代的大好基业。可是他转念一想,又道:“此事虽然好,可是就和万里长城一样,只怕工程浩大,惹得天怒人怨啊。”

  “我这一路上也调查过,据我所知,自余杭,北连燕云,无论将来江南又变还是高丽生乱,都可以尽起天下雄兵讨之。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盖世功业,裴大人,来大人,你们说呢?”武安福这些话都是回京路上早和孙成孙思邈商量过的。他只知道杨广开凿了大运河,功在后代,祸及当世。结果孙成和孙思邈一分析,却成了泽被天下的大好事。武安福不管三七二十一,心想只要能让杨广的钱和粮流水一样的花出去,总有不够花的那一天,等到他兵发高丽好大喜功营造宫殿开发运河这些事堆在一起,只怕再大的家底也要败光。至于自己在其中扮演个什么角色,武安福可不在乎,反正是你杨广连吓带威胁把老子收进来的,老子就顺手帮你一把,让你早点把家败光,早死早超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