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多事之秋3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穆明潇是个未出嫁的姑娘家,也不敢看这些个,可她又怕温子然有需要她帮忙的时候,便是咬着牙也要忍着,哪知道一抬头就见杨清河下身的裙子上染了血迹,吓得连说话都带着颤抖的声儿。

  温子然一惊,忙又探了杨清河的脉搏,神色一变,快手抽了几根银针,扎到其他地方去。

  刘氏瞧着杨清河裙上的血迹,心里咯噔一声,忙起身吩咐院子里头不敢出门的丫鬟婆子去烧水,又叫自个身边的曾嬷嬷过来帮忙。

  一转身瞧见穆明潇同穆明渊,将这两人赶到碧纱橱去:“没有娘的命令不准出来。”又对穆明潇道:“如今府里头正乱着,你是姐姐,要好生照顾弟弟。”

  穆明潇如今大了,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点点头,拉着穆明渊就往碧纱橱里头去,不管听到甚个声音也不敢出来。

  杨清河动了胎气,温子然同刘氏以及丫鬟婆子们忙活了一晚上,才叫她安然无事。

  这初秋略带凉意的天里,温子然愣是出得满身汗,将身上的衣裳都湿透了,他瘫坐在椅子上,看着还沾染着杨清河身上鲜血的双手,发了半响呆。

  外头有小斯急冲冲的进来,将安王,宸王,哲亲王死了的消息报出来,温子然还没来得及问话,那小厮又道:“昨儿丧钟有误。”

  温子然猛的从椅子上站起来:“皇上没有驾崩?”

  那小厮是穆礼身边的亲信,闻言点点头。

  温子然将这些消息含在嘴里咬碎了吞进肚子里,这才起身去看杨清河,只见她面色苍白无一丝血色,双眉蹙得紧紧的,他坐到卧榻旁的圆凳上,轻轻抚平杨清河两条皱到一块的眉头上,半响才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他必须命人去寻玉和长公主的踪迹了,若是他猜想没错的话,玉和长公主定然是投靠了安王,宸王抑或哲亲王其中的一个,如今这三人都死得干净,那她又该如何?

  温子然派出去的人手去了两个时辰,穆明舒在宫里头刺杀云贵人的事便传开来了,就是身在内宅的刘氏都听到风声,顿时便吓得一跳。

  出了这样大的事刘氏哪里坐不住,衣裳都没换就准备去睿王府瞧瞧到底怎么回事,温子然听了信也跟着出来了,他也不放心穆明舒那儿,要陪同刘氏一块去睿王府。

  可车马房里的马车都套好了,杨清河身边的丫鬟又急冲冲的来报:“不好了,少夫人又见红了。”

  当时便吓得这两人往回跑,穆明舒那儿自是也顾不上了。

  此时的杨清河依旧安睡在卧榻上,都没有醒来的迹象,温子然跪坐在床边,摸着她细细的手腕,尽量敛了心神好生替她把脉,可心里还是又慌又乱,他虽然没见过女子生孩子,可他是个大夫,却见过不少因为孩子而丢掉性命的妇人。

  经过昨儿夜里的事情,此刻他也着实害怕,害怕杨清河真的就这样一睡不醒了。

  后脚踏进屋里头的刘氏面色也不好,杨清河这一胎怀象不错,自来没有说哪里不舒服或者累的,可就是怀象再好也经不得那样又跳又打的,昨儿瞧着已经是凶险了,这会子又见红,她就怕杨清河这肚子里的孩子保不住,最后闹得一尸两命。

  心里虽然担忧着,可刘氏也不敢慌,也不过一瞬,便又将一把年纪的曾嬷嬷请过来,又叫了几个经验老道的婆子,大厨房里头也叫烧上开水。

  温子然从医药箱里头拿起昨日用过的银针,用大拇指同食指捏着银针,却迟迟不动手。

  刘氏侧眸一瞧只见他的双手微微发颤,双眼猩红,心道不好,又忙差人去请穆府常用的大夫来。

  那大夫的医术未必就比温子然的医术高,可胜在旁观者清,比温子然冷静果断得多,手上飞速下针下去,止了血后便又开了药让下人去煎。

  一整包药,用三碗水煎成一碗,黑漆漆的又苦又难闻,刘氏上前扳着杨清河的嘴巴硬是灌了下去,温子然却依旧微微发抖。

  那大夫瞧见血止住了,又见药灌下去了,这才提着药箱要走,温子然送他出去,出了院门那大夫这才勾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叹口气:“老弟,这睿王府一府邸的妇孺,你可不能先慌啊。”又道:“令夫人这算不得大事,可你一慌便立马成了大事了。”

  这大夫比温子然年长很多岁,常年居住京都,自然晓得这位温公子是在太医院里头当过差的,医术必然在自个之上,可今日瞧见他这样子,到底忍不住劝上一句。

  也不知道是那大夫的话叫温子然听进去了,还是温子然自头也叫烧上开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