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筑城 第六十六章 反曲弓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由于竹片的弹性远远不够,古人想出在弓体内侧(指上弦之后,在上弦之前其实是外侧,下同意)粘贴水牛角片,已加强反弹力。

  外侧覆盖动物筋腱加强韧性减少形变和加强复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射速),在这两种双层作用力之下,一把制作精良复合弓弓体制作完成。

  但是否制作成功,却需要等到上弦时才能够见分晓,弓稍不对称,鱼鳔粘贴不牢固,各种动物材料粘贴不均匀,造成受力不均等原因都会造成弓体上弦后直接崩断。

  望把和弓稍安装好之后,等到木质望把、弓稍和弓体紧固融合之后,就可以开始定型。

  将弓胎望把中部位置绑紧固定在长凳上,贴有动物筋腱的一面朝下,在弓稍两头下面垫上木方,定出反曲弯度。

  这个过程是逐步增加的,并不能一次到位,需要逐步增加所垫木方的高度,逐步达到反曲的程度。

  一张好弓的制作耗时需要一年左右,其中粘贴牛角、动物筋腱和反曲弯制耗时最长。

  之后就可以上弦进行调整,直到达到弓体上下一致的满意的状态。

  在平时反曲弓长时间不使用时,需要将弓弦取下,否则弓体长时间之后会记忆弯曲的弧度,将会失去弹性。这样的话这把弓也就废了。

  弓稍与弓柄进行类似卯榫结构连接,用动物胶进行胶合,这大大的加强了弓箭的反曲程度。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动物胶在受热和受潮的情况下容易复原脱胶,这就对使用环境和保存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调试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弓体的表面处理和装饰,贴上柔软的轻薄的树皮,表面绘制图案,上漆封面完成最后的制作。

  竹胎弓在中国明清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多强的竹胎弓都属于轻质弓。

  竹胎弓的发展得益于取材方便,和使用方面,通过控制牛角以及动物筋腱的厚薄度,它基本可以供给任何力量等级的人使用。

  这种特点使得它可以无差别的装备所有人使用。利于军队的推广和配备。

  而强弓硬弩,从来都和轻质弓没有任何关系。

  大家平时在影视作品看到的,谁谁谁又拉起了几千石的硬弓,所指的都是明朝之前的弓箭。

  竹胎弓的可调节使用强度的特点,成为王天首选制作方向,但是它耗时颇长,短时间内没法装备。

  而王天打算再入冬前必需亲自前往狩猎,寻找可以种植的粮食作物。

  他希望到时候能够配带上弓箭,这样无疑能大大的增强狩猎的安全性和成功狩猎的活体动物的可能性。

  对于自己的小命,他可是一向看得很重,这要扑街那也不能扑在原始社会,为穿越人士丢脸不是!

  自己穿越过来,虽说即没系统,又没金手指,日子过得着实憋屈,可也不想上身在野兽口中。

  选择竹胎弓作为主要弓箭装备,妇女和小一些孩童全都能够使用,这等于变相增加了战士数量,无疑增强部落了的防守安全性。

  等到围墙修好之后,居高临下的使用弓箭,哪怕部落里的男人全部外出,就只剩下妇女和儿童,想要守住部落不失也完全没有问题。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