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五章 壳资源稀缺性的淡化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听王朗兴趣颇浓,袁浩不禁得意的一笑道:“老大,现今不同往昔,你知不知道现在这段时间股票发行的节奏是有史以来最快的?”

  “这个我略有耳闻,听说现在每个星期要发十来家企业新股上市。”王朗既然做了金融资产置换部的经理,对股票股权市场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

  “呵呵,老大你的耳闻颇广啊,真如你所听到的那样,以前股票发行节奏缓慢,排队等候上市的企业等个三五年也不一定能排到。就算排到了,有的企业业绩早就变得面目全非不符合上市标准,于是一些排在后面的待审核上市公司就想办法重组已经上市的亏损壳公司来变相上市。”

  袁浩悠闲地拿起茶几上的咖啡喝了一口继续道:“当时壳资源公司稀少,而想借道重组上市的公司却非常之多,就这样壳公司变成了稀有资源,买壳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据说有段时间一个干净的壳资源公司竟然开价高达30个亿,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啊。”

  “这不是提高了想要上市的公司的融资成本吗?”王朗摇了摇头。

  袁浩一拍大腿道:“就是啊,那些借道重组上市的公司花了大价钱上市以后,就大量增发配售,一些公司甚至连资金使用用途都标识不清就大量增发募集资金,圈了大量的钱情愿放在银行吃利息,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公司重组上市花了大成本找下家买单啊。”

  “这不是搞坏了金融生态链了吗?”王朗接口道。

  “谁说不是,整个金融生态链被人为提高了成本,产生了恶性循环,成本一层层往下转嫁,最后被迫买单的就是想在股市中赚些小钱的散户股民。”袁浩说着一脸愤慨。

  放下手中的咖啡杯袁浩继续道:“随着股票发行节奏的加快,以往的壳资源不再变得那么稀有,等待上市的待审核企业堰塞湖被逐步疏通,很多壳标的公司开始降价甩卖,一些干净的壳公司已经跌到了10亿左右。”

  “这是好事啊,等不及的企业可以少花很多资金借壳上市,老百姓也能少为高成本融资买单了。”王朗觉得这一步措施相当不错。

  坐在沙发上的袁浩却摇着头道:“老大,事情可远远没有这么简单,IPO审核上市节奏加快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局部和全局看都是有利也有弊。”

  “哦,这又是怎么个说法?”王朗问道。

  “先不说整个金融全局影响,就拿我们这次收购壳标的借壳重组上市来说也是利弊参半。”袁浩看着王朗认真道。

  “利弊参半?壳标的便宜对我公司出资收购是好事啊,何来利弊参半一说。”王朗见袁浩如此说倒是有些疑惑。

  “老大,标的是便宜了,这一点你说的没错,可是我们的收益同样下降了很多。”

  袁浩说着从身边拿出一份资料接着道:“我看过洛总在去年秋季总裁会议上对此次资产置换提出的大致思路和收益评估。洛总收购的最主要前提是高科技板块的估值保持在80~100倍市盈率,在此基础上洛总估算出成功上市后公司所持烁星科技股权市值可以达到40亿,减去支付壳标的12~15亿左右的成本,盈利可以在25亿左右。”

  王朗听着不禁点了点头,当时洛总在秋季会议上就是如此分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