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活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关于太子之事竟然慢慢冷却了下来。以前太子能在京城掀起如此大的波澜。是因为皇帝出征在外。突然又没有了消息。无论官民。他们都需要一个主心骨。万一皇帝有事。皇太子无疑是充当这个主心骨的最佳人选。

  如今皇帝大胜鞑子而还。自然不存在主心骨的问题。任谁也知道。即使太子是真。也不可能登上皇位。百姓的关注自然就会降下来。

  锦衣卫大牢。这里一向关着的是一些犯事的大臣。和诏狱相比。虽然同时关押大臣之地。这里却比不上诏狱。诏狱虽然门户重重。把守森严。只是因为里面关着的人都是朝中重臣。许多人只是暂时触怒皇帝。说不定还有起复的一日。虽然失去自由。待遇却是非常好。甚至每天还有酒肉供应。锦衣卫大牢却完全不一样。这里阴森。昏暗。各种刑具琳琅满目。进去之人号称不死也有脱层皮。

  因此锦衣卫大牢一向是令人谈虎色变的地方。无论是官民。对于锦衣卫大牢都畏之如虎。前段时间由于皇帝出征在外。京城许多牛蛇鬼神都跳了出来。锦衣卫大牢差点人满为患。让许多人都领略到了锦衣卫大牢的阴森恐怖。

  皇帝回来之后。大部分只图口头痛快。罪名不重之人多数放了出去。这可不是锦衣卫突然善心大发。而是这些大牢另有用处。放出这些人后。锦衣卫大牢马上换上了另一批客人。使得锦衣卫大牢显得更加拥挤。原先的单人间全部取消了。能关五人的至少关了十人。关十人的关二十人。这一批客人自然是皇帝出征带回来的清军俘虏。

  多铎地投降加上原先战斗中俘虏。加起来将近有四千人。由于多铎投降时。许多满人已经穿着湿衣在泥地里忍饥挨饿了三天。许多人身体已经虚弱不堪。对于这些俘虏。无论是投降也好。不投降也好。明军都不会很好地照顾。从淮安一路返回。陆续死亡的人将近千人。如今剩下的三千人都是一些身体强壮。一路挺过来之人。

  多铎、鳌拜这些满人的待遇要好一些。多铎的房间里只有四人。除了多铎本人和鳌拜外。还有李率泰和巴达礼。

  李率泰是李永芳之子。李永芳是第一个向满人投降地明军大将。因此很受努尔哈赤看重。李率泰妻子也是宗室女。巴达礼是科尔沁汗。被满人封为土谢图亲王。这个小小的牢房倒是满蒙汉三方齐全。

  住在这样阴森的牢房。多铎、鳌拜、李率泰三人还好一些。多铎虽然是努尔哈赤钟爱的儿子之一。只是却没少吃过苦。他出生时努尔哈赤已经在满州取得很大成就。麾下兵马上万。四年之后努尔哈赤即已七大恨起兵反明。接理他并会吃太多苦。其实不能。当时满清的事业一切都在草创阶段。努尔哈赤经常领兵在外。辽东物资短缺。一切都紧着军队使用。多铎有时甚至不得不和母亲一起打猎。挖野菜度日。等到他刚满十一岁时。努尔哈赤又突然身死。母亲被迫殉葬。兄弟三人处境艰难无比。小小年龄就不得不努力打仗立下功勋。卧冰尝雪是常事。直到多尔衮越来越受到皇太极地赏识。多铎的处境也才跟着好了起来。

  鳌拜是费英东的侄子。费英东早年就追随努尔哈赤。为满清开国圆勋。鳌拜也从小就加入军中。追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苦头自然也没有少吃。

  李率泰因为父亲李永芳为明边将投降的第一人。努尔哈赤对之极为礼遇。不但李永芳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为妻。其子也多娶宗室女为妻。只是李率泰到底是汉人。他的出身注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才能得到认可。十二岁时即为努尔哈赤地护卫。十六岁从皇太极出征察哈尔。后来征朝鲜、锦州、山东等地李率泰都一一参与。多次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得到皇太极地极大赞赏。

  四人当中。唯有巴达礼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他身为土谢图汗奥巴的长子。一出生就受到无数人地关注。

  科尔泌在蒙古本来就强大。加上与满人联姻后得到满人的支持。科尔沁部在蒙古草原可谓不可一世。占据了最好地草场。每年出产大量牛羊。马匹。通过交易无数大明奢侈品进入科尔沁上层贵人手中。奥巴死后。巴达礼顺利的从父亲手上接过了汗位。论起享受。即使境艰难无比。小小年龄就不得不努力打仗立下功勋。卧冰尝雪是常事。直到多尔衮越来越受到皇太极地赏识。多铎的处境也才跟着好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