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儒衫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距离伤春时节还有一段时日,可方屿着实是有些忧伤,他算是明白那群长老为何在他修行一事上嗤之以鼻。

  《养气经》开篇就有提到:“引气入体,须贯通气脉,储周天灵气为己之用,日久方可见功。”

  这句话是说,引气入体是修行的第一步,贯通气脉则是达成这一步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方屿所知,如想贯通气脉,或者说成为修士,似乎只有习武这一条路可走,然而以他一言难尽的身体状况,这显然是死路一条。

  不单单是在修行方面。

  自打上次一闹,每逢方屿开课,讲经阁虽然座无虚席,但青莲剑堂并非寻常学堂,剑堂弟子也不会有知错就改的觉悟。方屿授课时,底下一群同龄人皆是以春天不是读书天的姿态在听天书。

  说到底,他这位小先生,依然不被剑堂弟子放在眼里,寻常弟子态度是如此,对他旧恨添上新仇的汪明远就更不必多说。

  三月初,寒冬已退,琅翠峰春浓片片,灵烟四起,嫩草绿柳裹着薄薄山雾,争先恐后地吐露新绿,正是一片大好春景。

  方屿向来有晨起后沿山慢跑的习惯,一路气喘吁吁却不见冒出几滴汗液,栖霞镇的郎中说是因他体内寒湿过重,故一年四季有大半时间需要裹着棉衣度日,哪怕是烈日炎炎的夏季,他也从未感受过汗流浃背是个什么滋味。

  临近云坪,即琅翠峰山巅,方屿脚步逐渐慢了下来,开始以顺气之法匀整呼吸,短短数息过去,疲惫尽去,神清气明。

  顺气之法是一门半吊子吐纳法决,听老黄说,是他行走江湖时骗来的,有抒理气机之用,方屿平日里读书写字,锻炼跑山都会用上,习惯成自然后,俨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云坪向来无人问津,今日怎地多了一对黑白无常?方屿眯起眼睛,依稀可以看到前方有一黑一白两道身影。

  受好奇心驱使,方屿一点一点凑上前去,靠近以后,发现那白无常竟是一位身着淡白儒衫的女子,黑无常则半跪在地上呜呼哀哉,也不知在嘟囔些什么。

  这声音....好像是汪明远?

  稍一隔近,汪明远颤颤巍巍的声音传了过来。

  “我师...我师柳平乃青莲剑堂堂主,我若身死于此,师尊定会替我报仇....”

  方屿隐约记得,剑堂弟子称这汪明远已是引气后期修为,试想以汪明远的本事尚且跪地不起,如果换成是他,下场恐怕只会更惨。

  救是不救?

  方屿还未犹豫出个结果,儒衫女子已经侧目看了过来,无奈之下,方屿下意识摸了摸腰畔布囊,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当他看清儒衫女子的摸样,一时竟是痴了。

  世上还有如此女子?

  柳眉狭长若刀,杏目波平如镜,哪怕是作儒士打扮,也难以掩去她端秀的五官。颅顶小髻简婉别致,一捧青丝恍如天星坠落,发尾约与纤腰平齐,发梢系有一条棉质红线,打了个平安结,缠结平安。

  她茕茕孑立,好似一位俯瞰云渊的女仙,惊鸿一瞥之下,即见风神之姿,所谓高山仰止,不外如是。

  幸而她身上还流淌着一股馥郁书香,不研不媚,浓淡也恰到好处,替她添上了数抹人间烟火。

  方屿可以断定,若她肯换上女子装束,想必轻易就能从张寡妇手里夺走镇花称号,寻常女子与她站到一块儿,谁是山鸡谁是凤凰,高下立判。

  儒衫女子清冷问道:“你又是何人?”

  汪明远怯生生转过头,见是方屿,眼中藏着一抹不为人知的怨毒。

  “见过姑娘。”

  方屿施礼道:“在下方屿,是青莲剑堂一名教习。”

 &ems的五官。颅顶小髻简婉别致,一捧青丝恍如天星坠落,发尾约与纤腰平齐,发梢系有一条棉质红线,打了个平安结,缠结平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