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求赐婚祖孙起争执,恋皇权康熙召文圣进京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文圣乃正统孔家嫡系,天下儒家之尊,清高孤芳不会染指皇权玷污己身的,皇帝大可放心,而且保成已废,无子的太子想必不会得到朝臣的支持,即使因为嫡出和文圣的原因名声好些,也不会影响万岁爷的地位,宗室不会允许无子的储君继位,天下还是满人说的算,皇帝大可不必忧心,至于蒙古的后宫势力,哀家有个想法,在皇宫外修建太子宫,太子大婚后就让他们小两口搬出去,后宫的势力一分为二,一半给太子妃,一半给苏麻,前朝的势力哀家交给皇帝,最近准格尔蠢蠢欲动,想来朝廷军饷不足,哀家的嫁妆想必可以添补一二,不知皇帝意下如何?”

  康熙帝眸中一丝精光闪过,不甘心道:“朕可以给保成最好的,况且满汉不婚,孔家为何要对保成另眼相看,难道不是另有目的?”

  孝庄嗤笑:“皇帝善于谋划是好事,若是心思太多就自寻烦恼了,太子是在去参加孔小姐成圣大典的路上遇刺的,于情于理都是要关怀一二的,不然老九再油嘴滑舌也请不来文圣的,至于动心思至始至终都是你那好太子满心钦慕十岁的小姑娘又是跳舞又是情诗的也不害臊。孔家嫡系今一出世就推翻往日的‘君臣父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把自汉武时期稳定皇权的典籍否认个透彻,天下士人对皇家不满,这样下去不利于皇帝的名声不如就把孔家文圣娶回来,即便太子有瑕疵,一国的太子妃足够显露皇家诚意,皇帝你看呢?”

  康熙帝面色难看:“朕也可以让孔小姐进后宫。”

  孝庄冷笑:“堂堂文圣孔子嫡系绝世天才,出世就以泽被苍生,润化万物,拯救世人为己任,皇帝你把人困在后宫不说,还成为妾室,是想要引起孔家怒火,开启满汉战争,生灵涂炭吗?玄烨你是皇帝,但要知道天下汉人居多,文圣的存在是汉家的至尊信仰不容任何人侮辱,你莫要为一己之私辱及圣人门庭,造成天下大乱,要知道后方蒙古不安稳,漠北漠南联合消极抵抗,葛尔丹已经预备借路而过,征讨大清。这个关口皇帝得罪圣人作甚?”

  康熙帝恼羞成怒:“进朕的后宫就是羞辱了?他孔家比皇室高贵不成?就算是嫁给保成,不也是困在后宅,难道还能参与政事,牝鸡司晨?”

  “放肆!‘后宫不得参政’这条是先帝提出的,为的是什么皇帝心里清楚,没有哀家牝鸡司晨先帝能坐稳皇位?你六岁稚龄登基,哀家付出多少心血,如今皇帝亲政就迫不及待言哀家‘牝鸡司晨’了,皇帝那么追逐先帝怎么不学学福临的仁心仁德,还是皇帝眼中只有皇权其余什么都可以牺牲?哀家不管你怎么动心思,但是保成和文圣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为安抚人心,也该成全,而不是你这个皇阿玛参与一脚,做出父夺子媳的丑事。”

  康熙帝不甘心的怒吼:“为什么?朕自登基以来自诩明君兢兢业业不敢懈怠,结果蒙古出圣女,江南出文圣,两个稚龄女童搅得朕的江山一片混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历代皇帝统治的条例,结果被孔家真正的典籍给否了什么‘君臣相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朕的江山不稳,朝臣慌乱,究竟是为什么?文圣牝鸡司晨身为女子不好好读《女戒》,偏偏要霍乱江山还要朕成全怎么可能?难道以后大清的江山换汉人来坐不成?”

  孝庄无奈的叹气,平心而论,她也觉得自己的孙儿命苦,自登基以来就没有松快的时候,圣女和文圣的出现就像是对他的否定,尤其太子废了以后,更是人心惶惶,百姓怀疑皇帝不仁,天地不满,才会发生京畿地动。文圣的到来更是拯救世人,皇帝威信不再,难怪一向稳得住的君王现在扭曲成这样,毕竟是自己养大的孙儿就算再中只有皇权其余什么都可以牺牲?哀家不管你怎么动心思,但是保成和文圣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为安抚人心,也该成全,而不是你这个皇阿玛参与一脚,做出父夺子媳的丑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