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文化是需要岁月来积淀的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好了,以上都是胡扯,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一件事情,我们自己的想法,如果用文字记录出来,其实都是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有时候,能让我们得到无边的快乐,升华我们的精神境界,扩展我们的思想见识,坚定我们对世界的一些认知。

  当然认知不分对错,毕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当我们没有智慧的时候,往往会有个毛病,那就是希望别人听自己的,有种强烈的被认同感。

  可是,当我们越过那个层次之后,就会去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君子和而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人和人性的认知,其实我们没有太大的发展,并不因为现在是工业时代,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遵循的道理,往往前人早已提出。

  儒家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因此可以做到海纳百川,为了理想奋斗,从来都是一件高尚的事情。

  用世俗化的标准去评判为理想而奋斗,往往得出结论,非常的荒谬。

  就好比,后来,美军做的上甘岭战役的兵棋推演,无论如何推演,都是他们攻下阵地。可是实际上,最后他们并没有攻下阵地。

  那群用理想和信念支撑起来的无敌战士,用物质标准来衡量,其实不太合适。

  但是我们对精神信念的认知,远远比及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得不出哪怕一个量化指标。

  这就出现了一个麻烦,人民生活幸不幸福,无从判断。因为幸不幸福,是精神层面的感受,用GDP指标或者其他物质指标来衡量,会出现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就出现了一个,你幸不幸福,不是你觉得幸福就幸福,而是我觉得你幸福你才幸福。

  这么一个有些荒谬的结论,它确实存在。

  无奈之下,我们该怎么办呢?

  那就使劲的折腾吧。既然解决不了精神层面的东西,那就使劲的折腾物质层面的东西。

  是好是坏,暂且不论。

  可是,长此以往,一定坚持不下去。

  我们还是应该为人民提供精神层面的享受才行。

  毕竟自我提升精神境界,自我进化社会认知,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一旦认知定型,就会出现很多看起来非常尖锐的矛盾。

  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又放大了这种矛盾。

  所以可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产品,就成了各大商业团体竞相竞争的领域。

  但是,商人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是不是真正的文化产品,恐怕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文化是用来满足我们精神需求的,是用来填补大家的精神空白的。

  胡思乱想,思潮涌动,就是因为,文化没有道路,不知该流向何方。就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在平坦宽广的大地上随意流动一样,造成混乱是在所难免的。

  为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经过岁月的沉积,会自然产生一定的智慧?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精神的象征。河流在经过莽荒开道之后,形成了一条还是通畅的河道。

  岁月沉积,文化蕴养。

  我们不应该着急,静待她生根发芽的那一天到来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