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我们应该风轻云淡的看世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归主题,我们民族自己的事情,还需要自己来进行解释。

  教育问题是根本问题,不能合理的给我们的年轻人解释我们民族历史的发展脉络,套用拿来的话术解释,会造成严重的认知偏差,和思维偏差。

  就好比,现如今,官方对王朝定义为封建社会这种说法,就很不妥当。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立郡县制以来,封邦建国的“封建社会”已经消失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历史上我们并不是没有遭遇过外来民族的入侵或者统治。

  用我们自己的历史观来看,只是又一次经历了,“国破山河在,努寇嚣张日”的苦难罢了。

  历史已经证明,在这种危难时刻,总会有英雄豪杰走上台前,带领大家荡平山河,恢复中华。

  没必要用西方的话术来解释,我们自己的历史惯性。

  这就造成了,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断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开始逐渐回归传统,可是遇到的阻力却是那么的巨大。

  曾经恢复中华无往不利的文化自信,却被区区几代人不自信撕得粉碎。

  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血与火淬炼的民族,完全没有必要为一些历史的小浪花而感到愤怒。

  自信,从容,才是我们应有的秉性。

  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内部的事物,然后风轻云淡的看世界,才是我们民族该有的心态。

  好比踏入星空,细细想来,其实也没必要上纲上线,以为多么了不起,让他自然而然的发展就行。

  回头一想,虽然我们步入了工业社会,可是天地自然对我们的约束和古时并无二至,只是活动的地盘更大一些罢了。

  还都是在地球内部努力的生存,文化传统,不必丢失。

  毕竟可以在宇宙中独立生存的活动单元还没有建立,谈不上新的思想文化。

  恐怕只有当我们拥有了独立的宇宙战舰,正式开始在宇宙中扩展我们民族的生存空间的时候,才是需要使用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时机。

  以现有的疆域来说,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持续了两千多年的郡县制,完全可以高效的持续运行下去。

  这就是我们民族,一百年前,可以在这片不太富饶的土地上,繁衍出占据当时全世界人口规模的四分之一的原因,现如今下降到了五分之一。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丁口数量一直是一项很重要的政绩指标。

  可组织使用的人数越多,所展示的力量就越大。

  如今看来也不过时,只要教育跟的上去,没一个人创造力,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推动力。

  而且这个推动力,比古时人口对社会的推动力,更加强劲。

  解放了双手(工业越发展用的人越少),又给思想插上了翅膀(民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我们的民族想不腾飞都难。

  当然有个前提,那就是对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要自信。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