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组织结构改组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只有大众接受的思想才是有活力的思想,只有大众喜欢的文化才是有魅力的文化。

  但是,并不意味着思想和文化需要一味地迎合大众的口味。

  时代在发展,大众的口味也在变,可是文化核心是不会变得。

  生于斯,长于斯,自然禀赋注定了物种禀赋,这是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则。

  当然也会有人提出疑问,可是这种疑问,其实大多数时候并不成立。不遵循当地的自然法则,盲目的引入外来生存法则,结果往往是生活在其中的人感觉别扭,处处不顺。

  组织结构的改革也是遵循这一法则。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个简单又朴素的道理。至于能不能执行下去,这就要时间来证明了。

  不怕有错,也不怕失败,错了就改,败了再来。我们的文化禀赋和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人是可以改造自然地。

  五千年前庞大的水利工程,历朝历代的水利工程,不无表示祖先们改造自然小环境的魄力。

  研究逝去的时代文化,分析当代的时代文化,发展未来的时代文化。这就是他们共同的理想目标。

  如果这个目标达成,想必他们会很开心。

  整整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张有道在吴一师等人的支持下,大体上将影视文化公司改造成了时代文化研究院。

  从此,文化领域的研究进入了新的时代。

  文化是个大概念,拥有许多种解释的方式。

  比如说,有人给了“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样的定义。

  在比如说,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还有其他的一些定义和解释,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文化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这一点并无异议。

  那么文化就拥有了规范和指导生活和生产的现实价值,也就拥有了超越个人的顶层设计能力。

  一旦一种文化被大众接受,那么在这种文化下面的生活方式接受起来也就不觉得有隔阂了。

  所以,先让文化产生,是很有必要的。

  越是能够超越时代的文化,越是拥有悠久的寿命;越是宽容和抽象的文化,越是拥有改造和完善的可能。

  也就是说,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推陈出新,拥有可塑性和自我繁殖的能力,并且在塑造的同时核心还不改变。

  拥有这种性质的文化,放眼去整个世界,历史罕见。

  混沌包容一切,先进的文化也应该包容一切。

  海乃百川不改其本色,先进的文化也应该像大海一样,纳百川淡水而不改其咸。

  这种包容性和坚韧性应该同时存在,方能不失其本色,否则谈不上有生命力的文化。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先进文化的作用,也该如此,利万物而不争其名。

  就好比我们的民族,现代的“文化”概念,我们先祖们是不用的,只是简单的理解为“以文教化”而已。但是她却默默的在我们身边,影响了我们几千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