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各有心思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曲黎再怎么聪明,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李一楠当年犯的错误,曲黎会不会……

  同样的担忧发生在华为李一楠身上,作为敌人被打败,胜利者自然有高姿态,没有对他区别对待,反而多有照顾,可真的吗?

  曲黎一直不明白华为为什么要以本伤人,对港湾赶尽杀绝,照理说可以入股港湾,就像华三一样,毕竟他们有着香火情。

  也许当年的华威还不成熟,也许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反正李一楠这个天才算是华威成长过程中的牺牲品。

  智能手机,李一楠一次次在睡梦中想起那台iPhone,这真的是未来吗,曲黎呢,他是骗子还一个比自己还天才的……

  曲黎不知道雷君和李一楠的犹豫,回到公司开始工作,聚美自身的信息系统还没有完善,更不用说带动合作方成长,几乎代工企业多一家,聚美就要多招一两个有经验的员工,所以当聚美在粤省有十家合作工厂后,就开始转向严控质量,加快反应速度。

  怎么做到这一点,当然需要信息部门配合,更需要员工培训,成本非常高,为了防止员工离职,还要加薪,签竞业协议等。这一连串的事情都是徐晓琴处理的,没想到她安排的仅仅有条,得到公司上下的认可。

  实际承担起CEO责任的陈丹琳也幸亏有徐晓琴的协助,这才没有掉链子。

  “就他吧,学历虽然差了点,但知道学习,工作经验符合我们的要求。”曲黎面试几个物流主管后,选择了一个从德邦物流出来的主管,30来岁只有高中学历,但懂英语和电脑办公软件,在没有内卷的2007年,他已经很优秀了。

  “周廷,好的,等下我就去通知他。”曲黎做决定后,徐小琴没有发表意见,这个物流主管有些轴,不算坏事。

  时间很快来到2月1号,聚美的物流主管到岗,曲黎拉着他和谭利君、张文松交流。

  “物流运输的实时监控是基础要求,车队从外包转向自有是两三年以后的事情,怎么在全国范围建设仓库和物流转运中心才是重点,不仅要追求快递配送的时效性,还要考虑经济成本。”

  “我们现在不会进行配送,看下次融到多少钱,钱多的话就开启一线城市的快递配送,但最终会将物流快递网络遍布全国,这需要一定的前瞻性,避免重复投资……”

  “要想保证时效性一定要有自己的车队……”周廷刚来就很直接,“外包车队的管理是个大问题,而且容易出问题。”

  周廷从他的岗位出发有自己的想法,但曲黎要从公司层面考虑,中台1.0版本是当前的核心,资金和人才都向这个项目集中。

  “我们整个公司的资金是有限的,而中台是一切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是核心中的核心,现在打好基础,熟悉我们公司运行的流程,等到年底应该会开始建车队了。”曲黎没有糊弄周廷,详细解释他的想法。

  商业模式是无法保密的,全国都知道连想的商业模式,即使负面新闻缠身,还是没有企业能够取代他,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聚美的模式不一定能够走通,曲黎走通了,不代表别人可以走通。所以互联网公司保持一定的透明度反而有利于降低内部合作的成本。

  搞定周廷后,周少宁从米国回到了羊城。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