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冤家路窄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潇潇的冷雨,终于停止了。

  天,仍然阴沉着。从云层后面透出来的几缕阳光,像瞌睡人的眼,没精打采的。

  料峭春风里,灵儿作了别人的新娘。

  没有告别。在一个雾气蒙蒙的清晨,赵榛、阮小七和萧若寒三人离开了小渔村。

  萧若寒执意要同去金国。赵榛本不愿意,可想想她一个弱女子,孤身一人,无家可归,着实令人不放心,只好暂且答应下来。

  曙色熹微,大路上空无人迹。风吹着路旁刚发出嫩叶的杨树,寒冷中微觉几许暖意。

  三人策马疾奔,跑出二三十里之后,才慢慢放缓了马速。

  凉风扑面,空气清冽宜人。赵榛驻马回望,轻轻吐出一口气。

  身后,小渔村早已望不见了。朝霞自东方冉冉升起,人和马都浸在一片温暖的红光里。

  也许灵儿嫁给马三,才是目今她最好的归处。自己一个人浪迹天涯,居无定所,还身背父母家人的家国之仇,是没法给灵儿安定平稳的生活的。马三是个踏实的汉子,只要他待灵儿好,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赵榛心中的难过不觉少了好几分,一直绷紧的脸也渐渐舒展开来。

  是北方早春。

  路边、野地、沟渠里,已有萌萌的绿意。空旷的田间,偶尔可见一两个赶早的农人在翻耕土地。

  晌午时候,三个人在一个小镇吃罢午饭,继续赶路。

  丘陵起伏,群山连绵,疏疏落落的村庄点缀其间。三人驰马而行,真个是看不够那野山野景。

  正行走间,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一团团乌云涌上头顶。不多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雨越下越大,天地间白茫茫的。远远看见山坡上有几处屋舍,三人急忙奔了过去。

  一个小客栈,孤零零地立在坡上。七八间房屋围绕,远离村落人家。店主是一对老夫妻,看上去都有五十几岁年纪。一个女孩,约有十六七岁,粗眉大眼,却是个哑巴。

  三人将马拴在门口的木桩子上,进到店里。店里没有一个客人,空荡荡的。

  老夫妻赶忙过来招呼,拉开凳子,又擦桌子。那少女咿咿呀呀的,似很是好客,端了些干果、甜点上来。

  三人坐下来,一边擦着身上的雨水,一边望着外面漫天飘洒的大雨。

  哗哗的雨声,似乎吞没了周围其他一切声音。沉沉的天色,仿佛夜幕已经降临。

  眼见无法赶路,肚中又有些饥饿了。三人点了些酒菜,慢慢吃喝着,索性静待这大雨停下来。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天色渐渐亮了起来,而大雨仍下个不停。

  两坛烧酒已经见底,阮小七仍是意犹未尽。他招呼店主再送上一坛,赵榛和萧若寒都不再喝。

  阮小七也不相劝,自顾喝了去。喝到尽兴处,竟唱起渔歌来:

  “英雄嗨那个不会呀嗨

  英雄哪不会读诗书哇

  只在那梁山泊里住哇

  虽然生得泼皮身哪

  杀贼原来呀

  不杀人哪哎嘿呀

  不杀人哪哎嘿呀”

  (注:《阮小七渔歌》,央视电视剧《水浒传》插曲,赵季平词)

  那对夫妻听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觑;那少女却大感兴趣,搬出一个木凳,坐了过来,两眼盯着阮小七,听得很是入迷。

  萧若寒在一旁抿着嘴,偷偷直乐,笑道:“小七哥,你真是一副好嗓子!”阮小七愈发得意,饮下一碗酒,声气又高了几分。

  屋外,雨势减小。风吹着破布帘,呼呼作响。

  赵榛望着细细飘落的雨丝,不觉又想起灵儿来。都怪自己,把灵儿一个人留在这里,才让她受了这么大屈辱。

  那个军官!

  赵榛心中似被针扎。若是再见到他,一定亲手宰了他。赵榛的手心沁出汗来。

  一阵马嘶声冲破雨雾,破空而来。赵榛一惊,抬头看去。只见灰蒙蒙的雨雾中,几匹马正飞奔而来。

  转眼间,那马已到了近前。马蹄落在地上,激起朵朵水花。马上跳下来四个人,都是军官打扮,身上已完全湿透,滴滴答答滴着水。四人将马丢在外面,用手遮挡着脸,踏着雨水和烂泥,跑进店里来。

  赵榛厌恶地将头扭了过去,把凳子挪在墙角。萧若寒也低下了头,身子躲藏在阮小七后面。阮小七却不以为意,仍旧自顾喝着,兴致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