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寻救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四人立在村口,眼看着一队人马到了近前。

  领头的是一名宋朝军官,手拿一根水火棍,气势凌人。后面几匹马,几个军兵绑着一个人,推推搡搡,不停地叫骂着。

  那人身材消瘦,个子却很高,脸上有几道鞭痕,沁出几串血珠。

  郑易不看则已,一看魂飞天外。被绑的不是旁人,正是自己要找的胡随。

  胡随猛然看见郑易,也是吃了一惊,随即将头侧向一边,装作不相识。

  只听那军官骂骂咧咧说道:“看什么看,梁山草寇,贼性不改!胆子倒是不小,竟敢图谋行刺金国使臣老爷!”

  回头看看胡随,阴险地一笑:“回衙门给你吃几顿鞭子,看是招也不招?”

  郑易心中凛然,不禁生疑:“行刺金使的明明是自己,与胡随何干?难道是走漏了风声,官兵要从胡随嘴中问出个究竟?”

  正思来想去间,那军官冲着四个人走过来,口中问道:“你们几个,是干什么的?这个时辰到村子里来,莫不是探子?”

  赵榛心中实在羞恼,可又不便亮出王爷的身份。何况此时和郑易在一起,一旦被对方发觉,谁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来。于是赶忙上前,将郑易挡在身后,躬身答道:“小的几个是从济南府来,到此地采买粮食和黄豆!”

  那军官大笑,不相信地说道:“就你们几个,还采买粮食?是要一袋一袋背吗?”

  赵榛一指柳树边的船:“军爷请看,那边有船只!”

  军官笑得更厉害了:“这船虽说不小,却也装不了多少粮食。你们几个来路蹊跷,先抓起来再说!”

  说罢,手一挥,几个军兵冲上来就要抓人。

  小七脸色大变,举起拳头就要上前。赵榛一把拦住,口中连声说道:“军爷明鉴,小的几个只是先来看看情形,一旦妥了,自有粮船来运送!”

  方圆心中一动,从怀中摸出一面铜牌,巴掌大小,细细的水波中,一尾金色鲤鱼栩栩如生。

  他将铜牌递到军官面前,说道:“这一趟是我们漕帮霸爷的差事!”

  那军官接过铜牌,翻来覆去看了几下,嘴里哼哼着:“你以为漕帮老爷就怕了吗?”

  话虽如似,还是把铜牌还给方圆,语气也缓和了些。

  赵榛将军官拉到一边,将一锭约五两重的黄金塞到他手里,一边附到耳边,故作神秘地小声说道:“不瞒军爷,我是奉了济南府刘大人的密令,前来楚州采办军需。”

  那军官瞅瞅自己的士兵,一边打着哈哈:“你……你这是干啥?军爷可不吃你这一套!”一手却将金子飞快地收入袖中。

  那军官将信将疑,问道:“刘大人的密令?可有官府文书?”

  赵榛故意回头看看,压低身子,一手捂着嘴,凑到他鼻子底下说道:“这是刘知府特别差遣的,哪有什么文书好给!大爷,你懂的!”

  那军官抬头看看头顶的大太阳,擦了一把额头的汗,迟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放过你们几个!”

  随即斜了小七几眼,脸色一怔,说道:“要守规矩,别给大爷惹是生非!要是出了麻烦,可别怪大爷不讲情面!”

  赵榛连连称是,转头看了被绑的胡随一眼,故作不解地问道:“爵爷,这人犯了什么事,要五花大绑地捆了?”

  军官耸耸鼻子,作出一个不屑的表情:“昨夜金国上使在船上被刺,有人密报说那贼人正是梁山宋江的手下。这人是梁山余孽,与那贼人是一伙,必定脱不了干系。”

  看了一眼胡随,继续说道:“这汉子嘴硬,不肯招认。只有带回府衙,细细拷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