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韩灵儿(二)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灵儿将棉被搭在木架子上,伸伸纤细的腰肢,看看天上的大太阳:“爷爷,你看多好的太阳啊!”一边去赶院子里四处寻食的母鸡。

  灵儿明艳艳的一张脸,眼睛秋水般明澈,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在冬日的暖阳里,像一头活泼的小鹿。

  韩大通满眼的疼爱。

  他一天天老了,像一支就要燃尽的蜡烛,生命之火随时都可能会熄灭。该给这个可怜的孩子,找个好的归宿了。他心里猛然闪过这个念头。

  忽听得“咚咚”的砸门声,很是着急的样子。

  爷孙俩都吃了一惊。

  灵儿撅起了嘴,生气地说道:“是什么人这么没脑壳的?爷爷,我去看看!”

  跑过去打开院门,只听一声惊喜的叫声:“爷爷,是顾伯伯!”

  韩大通柱起拐杖,颤颤巍巍站起来。只见顾羽和几个差役七手八脚的,把一个人抬了进来。

  顾羽神情紧张,满头满脸都是汗。他旁边一个身材魁梧、武官模样的人,同样面色凝重,一脸不安和焦急。

  他不待搭话,招呼灵儿带众人进屋。

  放下赵榛,顾羽这才说道:“老先生,这回是要真的劳你大驾了!”回头一指还在昏睡的赵榛:“这是信王殿下,昨日突发急症,请了府衙的胡太医医治。本来病情已见好,不想一早又突然发作,胡太医束手无策,我只好来求你了。”

  喘口气,指指马扩:“这是马大人!”

  韩大通点点头,示意灵儿掀开被子。

  他俯下身,见赵榛脸色红肿,人似在沉睡中。再看颈间,黑紫色的脓水不断涌出,恶臭熏人。

  灵儿拿了药囊,将膏药取下,小心将脓水清理干净。肉已开始腐烂,红肿处开了一个疮口,脓水正是从那里流出。

  韩大通把了脉,细细地将疮口看了一遍,伸手在皮肤肿胀处捏捏,又掀开衣服看了,终于站起身。

  众人的目光都盯着他。看他眉头紧皱,神情凝重,都一下子紧张起来。

  只听大通老人说道:“此为外感风热痰毒之邪,蕴结于颈侧,阻于少阳、阳明之络,气血运行受阻而成肿块。初看外皮薄,似痈;其实按捏患处,皮下坚硬,当为疽。”

  看众人有些疑惑,继续说道:“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痈属阳证,疽属阴证。痈为湿热火毒蕴结,疽为多为阴寒凝滞。”

  又看一眼赵榛疮口处:“疽发有内外之别。破后肉色红紫,为外发。虽大若盆碗,如用药有理,有百人百可活。破后肉紫黑色,此为内发。有此证者,若未发见之先,脏腑已先溃烂,百人百不救。”

  众人都是一惊。马扩双眼瞪圆,声音都变了:“那.....那王爷这是不治之症了?”

  韩大通摆摆手:“并非无药可救。”

  说罢,眼神缥缈,似乎想起了什么:“当年梁山宋头领率军攻打大名府时,突生背疽,身体酸疼,头如斧劈,身似笼蒸,一卧不起。后肌肤憔悴,终夜叫唤,疼痛不止,眼看性命难保。是水军头领张顺雪天赴江南,请了家师神医安道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痈属阳证,疽属阴证。痈为湿热火毒蕴结,疽为多为阴寒凝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