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奇人段松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哦,愿闻其详!”

  “大周北有匈奴,南有百越,西南有羌苗,三面环敌,一旦出线两线作战的情况,必须找出一个人来担任贰师的统帅,左将军赵破虏死后其位空设,右将军年事已高,车骑将军善攻不善守,唯有常威有大将之风,可以独当一面!”

  段松喝了口水接着说道:“现如今朝堂上一半以上的官员出自陇西士族大家,他们形成了文官集团,极大地削弱了皇权,皇帝又无法完全摆脱他们,于是培育一股新的势力与之抗衡。常威不是陇西士族出身,在朝廷内部根基不深,是皇帝一手提拔的便于控制。朝中两股势力,以丞相鲍鸿、大司农司马鑫、奉常袁青等为首,另一党以太尉陈嵩、廷尉邢典等为首,两派势成水火,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稳定。皇帝扶植常威成为新兴的第三股势力,这股势力虽然力量不大,但只要倒向任何一方,立刻会打破双方维持的均衡,因此两党争相讨好拉拢常威,其政见一般无人反对。而常威的提议又是皇帝直接授意的,也就是说皇帝的意愿通过常威更容易在朝堂上通过,不受限制了。大司马这一头衔是多方势力角逐下的产物,皇帝的纵容,两党大臣的讨好,才让常家如此猖狂,不然早就被言官御史弹劾了。”

  “精辟!”赵遵对段松大加赞赏,“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段兄虽不在朝,却对朝内之事了如指掌,分析的鞭辟入里,令人佩服!以您的才华如能入朝为官,定能造福一方百姓!”

  段松摇了摇头:“段某屡遭不幸,尝尽了人世间的苦难,早已心灰意冷,不求飞黄腾达,只求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过个安稳日子!”

  赵遵见他说的真切,不由得为他感到惋惜。一旁的刘澜似乎不喜欢朝政,见二人谈完了朝政,便向段松问了蜀地的风物。赵遵说他也没到过蜀地,段松今天的兴致极高,三个人在客房中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

  段松游历过蜀地、荆州,赵遵到过青州、徐州和扬州,只有刘澜未曾远游过,听得他如痴如醉。不知不觉天已经黑透了,三个人和段松的妻子同桌而食,其乐融融。段松颠沛流离,赵遵背井离乡,几个人聚在一起情投意合,一顿普通的饭菜吃起来却格外香甜。三个人境遇不同,却在长安城相遇相交,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饭后刘澜告辞走了,赵遵回家无事,便留在客栈陪段松聊天解闷,通过交谈赵遵觉得段松的学问实在太大了,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跟在他的身边自己能学到很多东西。

  等到月亮升的老高了,赵遵才恋恋不舍的和段松分别,临走时段松请赵遵帮他把几样重要的东西从之前租住的地方取来了,赵遵欣然应允,段松却一再嘱咐他小心提防,实在不方便不要也罢。

  赵遵离了客栈直奔城南一个贫民区,刚到巷口赵遵就听到了细微的讲话声从黑暗处传了过来。

  只听一个尖锐的声音说道:“他娘的。等了这么多天,连个鬼影都没瞧见,我说还是早点撤吧!”

  另一个声音说道:“谁说不是呢,天天熬夜盯着,连相好的都不能找!”

  第三个声音道:“你俩也就在背地里叨叨几句,当面挨大嘴巴的时候屁都不敢放!老老实实给我盯着!”

  赵遵暗道好险,连忙退到街上跳上了一棵大树,借着月光四下眺望,只见段松租住的院子周围影影绰绰藏了足有二十几号人,各个手中都拿着刀剑。多亏段松提醒,不然一旦惊动了这些杀手少不了一场恶战。

  赵遵义救段松夫妇已经是半个月前的事了,常羽至今还想着报复,可见其性情多么阴鸷,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不过这些普通的打手再多几十个,赵遵也不放在眼里,他运用轻功轻松躲过众人的监视,翻墙而入来到段松居住的小屋窗外,眼观鼻鼻观心,摒弃一切杂念,耳力立刻增强了数倍。

  屋中有三个人的沉重的呼吸声,夜已深,三个人都睡着了。赵遵轻轻推开房门借着星月之光看到满屋杯盘狼藉,小胡子和两个大汉一身酒气,四仰八叉的睡在地上。因为有数十个同伙保卫着小院,他们感到非常安全,睡得都很死。
飞黄腾达,只求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过个安稳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