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和离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三娘虽没有男子力大,但那登闻鼓三娘还是敲得动的!

  为了自身,为了露珠儿,三娘什么不敢做!”

  听着李三娘说出这不输男儿志气的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她。

  李母望着李三娘,嗫嚅着,满眼含泪,只恨自己当初看错了眼,竟给李三娘挑了这么个凉薄人。

  李父却心想着,大不了养三娘一辈子,她想嫁那就再给她一份嫁妆,她不想嫁又有什么大不了。

  王二郎惊诧的看着李三娘,好像从没有认识过她一样,看着眼前为了露珠儿而坚毅站在厅堂上面对王大郎的刁难的李三娘,他冲门口叫了一声:“薄荷,去拿笔墨纸砚。”

  王大郎和王婆母看着让丫鬟拿纸笔打算写契书的王二郎,王二郎苦笑道:“是我行事荒唐糊涂,露珠儿终究是我的血脉,本来我也不怎么在意,既然三娘想要,就随她吧。大兄和阿娘就遂了我意吧。毕竟我也不想去坐大牢。”

  可能是李三娘的爱女之心暂时打开了尚存一丝为父之心的王二郎的任督二脉,也可能是王二郎真的十分害怕李家会让他去坐大牢,随着小丫头拿来笔墨纸砚,王二郎随即写了和离书,又写了王家就不会随意单独许配露珠儿的契书来。

  两份契书,一式三份,等双方签字、坊正也签字后送去官衙,盖上官家印章后,王李两家各留一份,一份留存户部作为凭证,以防未来纠纷。

  都谈完了,虽不算撕破脸皮,但也差不多了。

  李二兄张罗着去拿李三娘的嫁妆,当初可是陪嫁了不少家具、药材,甚至还让李三娘带走三张撑腰的药方,更有李三娘还在闺中时自己改的药方“益元散”。

  还有李父李母出嫁时给的二十亩田以及不知道多少数目的压箱银子。

  王婆母没什么好脸色,也不愿意搭理,王大娘子站出来,带着李母、李三娘和李二兄去王二郎的院子清点嫁妆。

  一切都有嫁妆单子比照,除了李三娘成婚几年用掉的,当然都尽要搬走的,还有所有露珠儿的物什。

  李大兄去跟王家药铺门口的车把式交代,再叫三辆车,到后门,再请赶车的老丈出个力气找几个力工,多加些钱,帮着搬运下沉重的嫁妆。

  到了王二郎住的院子,李二兄先让李三娘去把金贵的压箱银子、首饰、田契、药材、药方子收起来,装箱子。

  留下李母和李大兄帮着搬弄家具物什,李三娘和李二兄再请了孙坊正签字,合了王二郎找王坊正签字,一起去官衙上了红契,并留档一份。

  还有一份关于露珠儿未来婚嫁的契书,从李大伯那里拿了李凌霄的帖子,去户部单找了李令史,听从安排被询问了事委,当然是没有说是因王二郎无媒苟合外家寡妇表妹,只作成婚三年,无男丁出生,又没了感情,愿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但李三娘为女着想,愿未来自立女户,抚养王小娘子直至她婚嫁,但王家会每月出一份抚养银钱。

  后按李令史的指点,去找了相关主事,双方说了自愿,后续李三娘要缴纳二百两保证金,又严格规定了王二郎的探视频率、时间以及必要付的抚养钱,后续还会有胥吏上门拜访,核实王小娘子的实际生活情况。

  但现在停在了李三娘立女户上。

  自从成安公主和离带女归家抚养的事后,长安城内不少达官贵族里备受宠爱出嫁的夫人,各家竟都有几个和离带女归家抚养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风潮了。

  因为武帝的亲自允许,又仅仅是带女娘归家,还是门庭不低的贵女,所以不少人家都允了。

  但这其中也打了不少官司,导致户部最终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系统面对这种情况。

  李三娘现在想要得到这个保证,拿到这份关系到露珠儿终身的契书来,就一定得先立女户,立女户就得先有房产才行的。

  不然,你连一套房产都没有,如何有能力抚养好女娘呢?

  李令史看到这个情况,做了主,让李三娘先交上二百两保证金,契书先留在官档上,半月内李三娘买了房子,立了女户,自可拿户贴来给契书盖章,还能同时把露珠儿归到李三娘为户主的户贴上。

  感谢了李令史,李三娘和李二兄先去送了孙坊正归家,还在路上又买了香桂记的糕点给孙坊正回家甜嘴,又说以后必定要请一顿酒的,好说好送把今天出了力的孙坊正送回了家。

  李三娘和李二兄回到医堂的时候,李父正在看诊病人,交代了几句,李二兄也去了药柜和小伙计一起忙活起来了。

  穿过医馆,正院儿堆得满满登登的都是李三娘当初出嫁时李父李母找好木匠打的好家具。

  露珠儿跟着李母和李二嫂好一个转悠,还知道对着自己的箱子叫“珠儿的、珠儿的”,好不可爱。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