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武僧御倭 (一)请收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东方泛出了鱼肚白,晨风习习,鸟鸣唧唧。

  果然大队倭寇援兵出现,他们不知攻城的倭兵已被歼,仍大摇大摆地走入伏击圈。

  “打!”军官一声呐喊,官兵一齐用火铳和火箭射击,倭寇猝不及防,死伤枕籍,但倭寇不退却,反而摆开他们惯用的“蝴蝶阵”反击。

  “蝴蝶阵”由一人挥扇为号,众倭寇舞刀蜂拥而来,企图一举歼灭,人数只有他们十分之一的伏击者。

  倭寇中一首领,带着两个小头目,舞动着寒光闪闪、左长右短的一对双倭刀,耀武扬威,带头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抗虏名将出身的洪锦南,第一次接触倭寇,他望去见这伙倭寇,个个的眼神都显得冷酷、严峻,再看他们所使的兵器与打法,冷静分析倭寇取胜的原因。

  倭寇所用的倭刀长五尺余,开锋甚长,用包钢法精于锻造而成,坚硬锋利。

  刀柄加长的倭刀叫“薙刀”,均可双手持握,近战时大力劈斩之下,其破坏力极强,可立断坚韧。

  倭刀多是私人订制,用来珍藏或欣赏的,较为精致,善于整磨刀身,使之经常保持光亮锋利。

  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给明军造成极大的心理威慑效应。

  明军的刀剑,几乎是朝廷兵械局统一制造的,大批量生产的,所以较为粗糙些。

  倭寇的倭刀,虽是参学我国唐朝刀剑的锻打技术,但唐末宋初,随着入侵的游牧民族重装铁甲的兴起,唐刀改为厚重的大刀,或铁鞭、铁锏类重武器,才能有效对付重装铁甲,到元朝时,单手握刀及弯刀,已改变了唐刀。

  日本没有遇到重装铁甲的游牧入侵,在中国明朝时,倭刀已发展到登峰造极,到晚明时,明军很多刀剑都因成本低、质量好,向东瀛订造。

  明军当时所配备的腰刀,与各种长杆兵器,而腰刀仅得三尺,长度和重量与倭刀相差一倍。

  骑兵单手使用的腰刀,在步战中很难抵挡,势大力沉的、双手倭刀。

  明军的长杆兵器虽长,在短兵相接时,回转不灵,而且木杆过长,易被倭刀劈断。

  东南沿海地区地势,多山丘林泽,道路崎岖,明军不易展开步骑配合作战的特长,故与训练有素、久经战阵、刀法高强、精于近战的倭寇作战,每战皆北。

 &ems因成本低、质量好,向东瀛订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