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戏言酿祸 (三)请收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洪锦南答:“人死如灯灭,不是一了百了吗?”

  俏尼姑道:“佛陀伟大之处就是,用三双眼睛看世界,过去、现在、未来。而凡夫无知,邪知邪见多,才误认为人无未来,不懂禁戒,肆无忌惮造恶!还幼稚以为只要毁了罪证,绕开了法律惩罚,就可以安寝无忧,陷入因果轮回的苦圈里,永无解脱。”

  洪锦南道:“凡夫都有生老病,都有对权势、金钱、名誉、爱的追求,若用出家人的戒律要求,岂不徒增束缚,少了很多自由?”

  俏尼姑道:“既然人望高处,只有持戒,才能得到利益,才能离苦得乐,如成人阻止幼童攀山下水,玩利器,吃不洁物,是束缚幼童自由吗?不懂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一个只回追求名利、欲望、放纵的凡夫,愚痴之极,还有什么了不起呢?”

  洪锦南道:“对对……”遂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

  俏尼姑叹息摇头,道:“施主年纪轻轻,刚才轻生一跃,竟有此功力?原来是天池怪侠徒弟?施主既享受过荣耀,也受过不少苦,除了业障未消之外,戏言酿祸。”

  洪锦南愤愤不平,道:“我没杀人害人,也没违法犯罪,只是说说笑而已,为何如此命运多舛?”

  俏尼姑道:“祸从口出,人言可畏,可见,语言像行动一样,既可祸己,也可伤人,所谓‘精神暴力’,就是给人言语暴力,语言杀人等等。慎言谨行,积口福也是一种积德,德大福大,人自然诸事如意吉祥,利他利己。佛教五戒之一,力戒‘妄语’,‘戏言’就是‘妄语’,如今你明白吗?”

  洪锦南喃喃道:“怪不得,多年堆积的感情,竟被一句‘戏言’所推翻,究竟‘妄语’包括什么?”

  俏尼姑道:“以施主根性,先谈小妄语吧,包括‘两舌、恶口、绮语’,‘两舌’乃挑拨离间,无事生非;‘恶口’乃毁谤、污灭、恐吓、污言秽语、骂人、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绮语’乃花言巧、胡侃吹牛、撒谎欺骗、诲淫诲盗、情歌艳词等。试问哪个智者、仁者、善者,会顺口开河,满嘴妄语?”

  洪锦南喃喃道:“前辈一番话,如茅塞顿开,明白什么叫祸从口出?怪不得成就者,都不会顺口雌黄,怨天尤人……”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