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俄国现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从工业生产总值来看(现在还没有GDP的概念),1886年各国占比如下:英 21%(包括殖民地)美18%德11%俄8.1%法7.4%奥匈4.4%意大利2.5%

  原钢产量:美国320万吨,英国231万吨,德国154万吨,沙俄85万吨,法国60万吨,奥匈帝国41万吨,意大利8万吨。

  生铁产量:英国745万吨,美国703万吨,德国310万吨,俄国180万吨,法国130万吨,奥匈帝国71万吨,意大利1.7万吨。

  (ps:原钢和生铁产量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和各国的资源储备也有一定关系,比如意大利就没有多少铁矿,都是进口生铁,炼钢,德国是进口瑞典的铁矿石方便,直接进口铁矿石,炼的生铁和钢就比较多,俄国资源丰富,现在能自给自足,所以各国比例是不确定的)

  煤产量:

  英国1.87亿吨,美国1.76亿吨,德国1.05亿吨,法国2640万吨,奥匈帝国2230万吨,俄国2225万吨,意大利10万吨。

  虽然与西欧和美国比某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但尼古拉一点也不担心,慢慢来,着什么急啊,现在俄国经济状况只能说一般,政府债务77亿卢布,其中外币债务约合42亿卢布,债务方面压力比较大。

  唯一的利好就是之前土地改革时发行的债券和后来的外国借款利率都比较低,有一些外债甚至是无息,对比英法德,这些国家可都是债权国,没办法,先天的劣势,短时间内弥补不了。

  其实尼古拉考虑过将来战争的时候将战败国的债务抵消掉,但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短期内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很低,俄国现在的债务可没有特别长期的,再说俄国是大国,真要战争了,你只能从友好国家借款,别的国家没那个体量,战争贷款的利率又特别高,索性尼古拉放弃掀桌子这条路。

  外债比例能低一点还是低一点吧,尼古拉实在是担心战争啊,战时可是债务急速增加的时候,到时各国肯定都会超发货币让货币贬值,可也要考虑到人民的承受力啊,尼古拉自觉现在俄国的承受力上限肯定比西欧要低很多,一个弄不好就各种起义了。

  ···

  就在尼古拉这边正在准备下一步计划的时候,英国伦敦也有一场关于尼古拉的讨论。

  英国新任首相罗伯特·塞尔西正在面见维多利亚女王,询问关于女王登基50周年庆典相关事宜。

  “女王陛下,现在其他国家的邀请名单基本确定了,只剩下俄国,俄国现在虽然立宪,但他们皇室还有很大的话语权,我们两国的争端也比较多,所以在邀请名单上需要您定夺。”

  “恩,你们打算邀请谁?”

  “这正是我们内阁迟疑的地方,其他国家,丹麦,比利时国王都会亲自过来,德国因为皇帝年纪大了,皇储身体也不好,维多利亚长公主决定带着威廉王子出席,奥匈皇帝弗朗茨年纪也大了,他们的皇储又患有精神疾病,所以派出斐迪南大公出席,俄国情况比较复杂,沙皇已经退居幕后了,现在掌权的是他们的摄政王,皇储尼古拉,我们正在犹豫要不要邀请尼古拉,毕竟是他主导了在阿富汗与英国的斗争。”

  维多利亚女王考虑了一番,说:“让王储妃从私人渠道去问一下吧,她们的关系那么近。”

  好吧,塞尔西首相听出了一丝不满,其实英国王室上下除了几个人外对俄国普遍没有好感,包括女王和王储,而那位王储妃似乎有一点天真,经常去圣彼得堡或者哥本哈根,约着尼古拉的母亲一起度假,弄得王储夫妇的关系很不好,女王对此很头疼。

  “如您所愿,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