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钱币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顺明之所以没有将黄金列入货币体系,是因为目前经济的发展尚未达到使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程度。

  黄金作为本位货币还要到几百年后,西方世界大肆扩张造成财富和物资极大丰富后才有的事情。

  朱顺明也想过印刷纸币,这可比两成的钱息暴利得多。但他略一思考就放弃了这个吸引人的设想。

  纸币必须有朝廷的信誉做背书。大明朝廷有信誉吗?大明朝廷要是有信誉,大明宝钞就不会泛滥得擦屁股都招人嫌弃的地步。

  朱顺明目前还在积蓄力量图谋发展的阶段,远未到发行纸币的程度。

  其实朱顺明私自制造不同规格的钱币同样违背了大明律法。但崇祯年间大明律法已经被众多商人、地主、士子、官员破坏得差不多了。私铸钱币的商人不知几何,也没见有几家被抓。

  ………………

  朱顺明从江南回到黄州,立刻开始启动漕粮海运战略,同时启动的还有钱币攻略。

  朱顺明虽然有钱有势,但相对朝廷而言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在钱币的推广上完全是商业行为,不带一丝行政强制性。

  一夜之间,朱顺明名下产业全都开始推行新的货币。

  新货币的推出正好适应商业的发展。几乎没费什么力气,新货币很快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字迹清晰、造型精美、铜银含量十足、难以仿造、币值合适……众多的优点使得朱顺明的新货币很快获得市场的追捧。

  中国人自古有收藏财富的习惯。大户人家保存财富,除了置地置业之外,就是在家里的地下室储存大量铜钱、金银珠宝。

  朱顺明的铜钱、银币如此精美,每个钱币的背面都有“朱明大顺”字样,被人们称之为“朱币”,成为很多大户人家视为财富保值的收藏品。

  一方面市场对铜钱、银币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朱币被大量收藏而退出流通领域,造成市面上合适的钱币仍然短缺。

  如何让沉睡在地下室的财富进入流通领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能逐步而缓慢的让大财主们改变思路,制造切切实实的投资渠道,才能让沉睡的财富苏醒过来。

  资本逐利。只要有好的途经能让大财主们的沉睡财富增值,不用提倡或强制,资本自然会涌入流通市场。

  ………………

  李定国在云南,一方面替黔国公世子稳住局势,一方面大肆征兵练兵,积蓄力量,同时在云南展开商业行动。

  朱顺明之所以开始制造钱币,除开市场的需求,李定国从云南运送回来大量的铜锭也是重要的原因。

  云南产铜,铜矿分布广泛。清朝时滇铜曾占到全国铜产量的九成以上,可见云南铜矿开采的兴旺。

  沙定洲不仅被赶出昆明,赶回蒙自老家,他世代积累的财富和从昆明等地掠夺来的财富全都被朱顺明一扫而空。

  沙定洲面对满目苍夷的蒙自,欲哭无泪。

  很快,朱顺明给了他生存的希望。

  蒙自产铜,而且产量不小。李定国大肆收购沙定洲的铜矿石,然后练成铜锭,付给沙定洲银子或他急需的各种物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