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漕运五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要是朱顺明的海运真的比如今的漕运更加便捷、损耗进一步减少,穷得叮当响的崇祯皇帝连驿站都给撤了,再撤掉漕运有何不可?

  ………………

  果不其然,天津的漕运司拒绝了彭玉林走漕运运粮进京的请求。

  漕运司的指挥气得牙痒痒,没好气的回答彭玉林:“你们抢了漕帮的饭碗,又刚在长江大开杀戒,杀了我们那么多兄弟,如今居然有脸让我们给漕运。呸,想都别想。就算船空着也不会给你们运粮。”

  彭玉林也不恼,笑眯眯道:“这位大人,话不要说的太绝,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今天你不给我运,说不定以后你会来求我的。”

  从天津港往京城,陆路三百里,还算平坦。

  既然水路走不通,朱顺明只得走陆路。

  一百来辆大车,拉着三百来石粮食,蜿蜒几里,扯着旗帜,浩浩荡荡从天津港出发,大张旗鼓的往京城运送。运得不多,气势不小。

  杨柳青码头连续不断有海船到来,粮食不断卸下,存入大型粮仓中。

  一船粮食上千石,陆路运输一次才走三百来石,这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将一百多万石粮食全都运抵京城?

  ………………

  接到第一批粮食在天津杨柳青码头卸货完毕的消息,朱顺明的心算是放下了。

  此次海运行动,政治上谋求更大的空间、发出更大的声音,军事上是一场预演和一个浩大军事计划的前奏。

  政治谋求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浩大军事计划却非海运不可。

  ………………

  朱大典的手下在扬州雷公咀损失惨重,人员伤亡近万,船只损失近千。更重要的,漕帮的士气大跌,漕帮众人对朱大典这个总督明显有了不满和抵触情绪。

  朱大典想要赶在冰冻天之前将一百万石粮食运往京城希望怕是要泡汤了。

  面对朱顺明这种强横不讲理、兵力雄厚出手无情的军阀,朱大典有种秀才遇到兵的郁闷感。

  弹劾的奏章送往朝堂,有如石沉大海,了无音讯;写给温首辅的信件,同样没有只言片语回应,沉默依旧。

  漕帮帮众叫嚣着要给朱顺明一个好看,并打算纠集大量帮众前去湖广,将该死的朱二愣子揪出来狠狠批斗。

  朱大典制止了这种不理智的行为。

  一番打听后,朱大典对朱顺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个手握重兵、既会打仗又会挣钱的家伙可不好惹。一众漕帮凭借血气之勇怕是敌不过杀人不眨眼的湖广悍兵。

  明面上的报复不好办,暗地里还是可以复仇的。

  漕粮就算走海运进京,天津的漕运也是少不了的。

  朱大典早就传书天津漕运司指挥,拒绝海运粮食走漕运进京。这三百里地,就让朱顺明用大车去运送吧!

  朱大典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要知道,运送漕粮可是漕运总督的责任。

  朱顺明的海运粮食就算不能如期进京,难道朝廷会撤了他湖广总兵的职?

  一旦京城缺粮,朱大典这个专门负责运粮的总督可就首当其冲负主要责任了。撤职查办是小事,崇祯皇帝一怒起来,身家性命一家大小恐都有忧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