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集 喋血玉门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班超见状,自知于阗父老决不使自己东归,由是答应不走。于阗王大喜,遂将汉军请入城内,倾其所有,搬出牛酒犒军。班超于是上奏汉帝,请留西域,完成立功异域宏愿。

  信使入京,呈上班超奏疏。章帝览奏,赞叹良久,诏复允之。

  班超既奉圣旨允可,在于阗歇兵旬日,便率部众重返疏勒。

  当时疏勒两城,在班超走后便重新归降龟兹,并与尉头国联合,意图叛乱。班超还归疏勒,立即命将反叛首领逮捕,又率众击破尉头国,斩杀六百多人,疏勒再次复归安定。

  建初三年,班超征召各属国士兵,得万余兵马,一举攻破姑墨国,斩杀七百人,龟兹再次陷入孤立。

  镜头转换,按下西域,复说巴蜀。

  当诏允班超镇抚西域诸国之时,汉章帝复调廉范改任蜀郡太守,治理益川。

  廉范入蜀就职,很快发现蜀郡之人最喜争论,又好互相评论,无事生非。廉范常以纯厚之道训导,自己不受谗言入耳。

  成都物产丰盛,房屋里巷狭窄,一旦失火,相延成灾。前任郡守下令禁止百姓夜间活动,不许燃烛,以防止火灾。但长夜漫漫,百姓仍旧偷偷活动,火灾每天都会照旧发生。

  廉范体察民情,于是废除原来法令,取消火禁,只是严格要求,百姓必于家中天井院中以缸储水,利于消防火患而已。

  百姓由此大感方便,遂编成《襦绔歌》满城传唱。其歌辞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

  画外音:廉范在蜀郡任太守数年,因触法罢官,回到故乡。廉范一生大都在边境为官,常广泛垦田,囤积粮食,全部接济宗族朋友,家无余财。

  建初元年三月,山阳、东平折报入京:本地大旱未已,复又突发地震,申请放赈。

  章帝览奏,心中悲悯不胜,遂下罪己诏,并令山东各郡地方官开仓放赈,安抚灾民。

  又下达求贤诏旨,令太傅三公、二千石以上官员及郡国守相,推举贤良方正,与各郡国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五月,诏将上林禁苑之地赋予贫民;又初次推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略、能胜任地方行政者,使补任郡县长吏及诸侯王相。

  同年,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率众还居涿邪山。南匈奴单于闻讯,派轻骑与缘边郡及乌桓兵出塞,共击北匈奴还居者,斩首数百级。北匈奴三四千人,由此皆都投降南匈奴。

  便在此时,荆南郡守上书密奏:武陵溇中土蛮首领陈从等反叛,杀官夺城。

  汉章帝便问信使:此陈从是何人也,有此胆略?

  信使奏道:臣启陛下,这陈从乃是武陵郡溇中桑植县人,幼习刀弓,好行侠仗义,因被土家人拥为首领。

  章帝:既是行侠仗义之士,却又因何反叛朝廷,杀官夺城?

  信使:自建武末年,溇中精夫相单程反叛被镇压后,朝廷对武陵土民制定税赋:征收大户人家每岁绢帛一匹,小户人家两丈贡布。地方官吏借此机会假传圣旨,猥增数倍贡赋,致使土家人愁增赋役,因蒙酷刑者极众。陈从故与乡中猾民覃儿健、谭戎等人邑落相聚,揭竿而起,杀官攻府。今年春季,更率领土人山民三千余众,顺溇水而下,一举攻破零阳。郡守不敢隐瞒,故上报朝廷,请陛下委派能臣干吏,并能征惯战之将,前往平乱。

  章帝闻奏恚怒,便问三府重臣:今西域未平,荆南复起叛乱。国无余军,似此奈何?

  司空第五伦奏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命武陵郡守收买零阳蛮首五里精夫,授以显爵要职,以夷制夷可也。

  章帝闻奏大悦,诏命即按司空所奏施行。

  五里精夫奉朝廷诏命,率四千部众突袭零阳,杀土蛮义军四百余人,陈从英勇就义。

  武陵溇中蛮人逃入山中,复推覃儿健为首,攻烧零阳、作唐、孱陵,再次播乱荆南。

  次年春,朝廷调发荆州七郡及汝南、颍川刑徒吏士,共计五千余人拒守零阳,复招募充中五里蛮精夫所部四千人,再次进讨溇中蛮。

  五年春,汉军进至宏下,大破蛮兵,阵斩覃儿健,余部尽降。

  镜头闪回。武陵蛮起初作乱之时,永昌西南夷也发生叛乱。

  建初元年九月,永昌郡哀牢王类牢在位,因事与汉朝永昌郡守令发生争执。哀牢王不胜其怒,于是引兵袭取永昌城,诛杀守令,就此起兵叛汉,并乘势攻伐巂唐城。

  太守王寻不能抵敌,弃城而逃,一直逃奔楪榆(今大理之北)。

  哀牢王又发步骑军三千余人再攻博南,一路焚烧民房,肆意劫掠。

  博南郡守向洛阳发书告急,汉章帝闻报大怒,诏命募发越隽、益州、永昌夷,以及驻守汉兵共计九千余众,进讨哀牢国。

  建初三年春,邪龙县昆明夷卤承应募为将,率种人与诸郡兵进攻博南,大破哀牢叛军。类牢终被诛杀,传首洛阳。

  章帝封卤承为破虏傍邑侯,赐帛万匹。

  画外音:哀牢国由傣族先民闽人建立,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个傣族政权,也是形成当今傣族重要载体。早在战国时期,怒江与澜沧江之间闽人邦国以“勐掌”为中心,组成联盟国家,后逐渐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扩展。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勐掌记作乘象国。其国至鼎盛时,东起云岭山脉,西到伊洛瓦底江,北抵青藏高原南麓,南达掸邦高原中南部。汉宣帝时征服云南中部蛮族,中国始与勐掌接触,由此将其称作哀牢国。

  字幕:东汉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率其七十七个属国,五十五万多人归附东土,朝廷于此设为永昌郡;至建初三年卤承阵斩哀牢王类牢,其王族残余势力便西渡怒江。数年后,怒江以西哀牢人名唤邑国者,在伊洛瓦底江东岸渡口达光重组联盟国家,《后汉书》等汉文典籍将此国记作“掸国”。直至七百年后唐玄宗时,哀牢夷再次崛起,礼社江上游哀牢夷蒙舍征服周边小邦,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南诏国。

  闪回结束,镜头转换。按下西南,复说陇西。

  建初元年,金城郡安夷县吏抢夺卑湳种羌妇人为妻,为其夫所杀,然后远遁。

  安夷长宗延率军追出塞外,种羌族人又杀宗延,与勒姐、吾良二种羌部族联合反叛。

  烧当羌豪强迷吾遂率诸种人俱反,打败金城太守郝崇。又与封羌豪布桥联合,合兵共率五万人众,进犯陇西、汉阳。

  汉章帝闻变,急下诏令:命傅育为护羌校尉,自安夷徙居临羌;又派行车骑将军马防、长水校尉耿恭率领大军,前往征讨。

  字幕:马防,伏波将军马援次子,明德太后之弟,当今天子舅父。

  二将领旨率兵西征,军队到达冀县。

  哨马来报:布桥等羌人围攻临洮甚急,请速发兵救援。

  马防闻报,便与耿恭商议:既是如此,先去援救临洮如何?

  耿恭说道:自当如此。但恐前途险远,车马不能并排行走,救之不及。

  马防唤过两名司马副将:着你二人各领三百骑兵,分为前后两军,兼道而进,距离临洮十多里处屯住,分为两处,成犄角形势;趁夜虚设营栅,多树旗帜,扬言大军天亮进攻。

  副将声喏,领命而去,分别依计行事。

  羌人自有哨探,见此情状,急驰回报告布桥:汉军犹如神兵天降,且人多势众,查点旗帜,怕不有上万人马?我等实在无法阻挡!

  布桥闻报大惊平折报入京:本地大旱未已,复又突发地震,申请放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