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集 霍光废帝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霍光上前,命昌邑王跪拜接受诏令。

  昌邑王兀自不服,说道:朕闻天子只要有诤臣七人,即使无道,也不失天下。

  霍光冷笑道:皇太后已下诏令废黜,殿下哪里还是天子!

  上前解其玺绶,捧献太后,扶昌邑王下殿,走出金马门,群臣送行。

  昌邑王这才知道大事已去,向西拜道:我愚昧不明,不堪担当汉朝重任。

  霍光送到昌邑王府邸,告罪道:殿下自绝于上天,臣等怯懦无能,不能自杀以报。臣下宁负大王,不敢有负社稷。愿大王自爱,臣将再不能侍奉殿下矣。

  言罢大哭。部从上前扶起大将军,离开昌邑王府而去。

  回到大殿,群臣遂又上奏:自古被罢黜放逐之人,都需流放边远之地,不使其干扰国家政令。臣等请求,将昌邑王刘贺,迁到汉中房陵县。

  太后不忍,诏令刘贺回到故国昌邑,并赐汤沐邑二千户,将哀王刘髆家财全部归还。对刘髆四个女儿,也各赐汤沐邑一千户;昌邑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

  昌邑国群臣由于未尽辅佐教导君臣之谊,使昌邑王误入歧途,因而全部获罪。霍光命将昌邑国臣全部诛杀,共杀二百多人。只有郎中令龚遂与中尉王吉,因曾多次规劝昌邑王,得以免死,但被剃去头发,判处四年徒刑。

  众臣赴死,都哭喊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昌邑王被奸臣叛除,非天意乎!

  刘贺被废,霍光尊立汉武帝曾孙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刘询原名刘病已,字次卿,故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因忌惮刘贺,期年后乃派密使,赐山阳太守张敞玺书:谨防盗贼,注意往来过客。卿亦秘为,休泄此诏!

  张敞会意,于是回奏:昌邑王居住旧宫,奴婢百八十三人,闭中门,只开小门出入。每日差役到街采买,晨送食物入内,此外不得出入。专委督盗另管巡查,注意往来行人;得以宫中库资雇人为兵,防备盗贼,以保宫中安全。

  地节四年九月,张敞前去王府察看,见昌邑王脸色很黑,细目,鼻尖而低,少胡须,身材高大。因患风湿病,行走不便。穿短衣大裤,戴惠文冠,佩玉环,插笔在头,手持木简趋前谒见。张敞与其坐在庭中谈话,见其妻子奴婢。因欲察其心意,乃以隐言为喻。

  张敞:昌邑境内,何多枭鸟?

  刘贺:昔我西行到长安时,此地无枭。归时东行至济阳,就闻猫头鹰叫声。

  张敞:庭中持辔者,未知何人?

  刘贺:是小王世子。其生身之母,乃是严长孙之女儿也。

  原来执金吾严延年字长孙,其女罗紨,乃为昌邑王前妻。张敞见昌邑王状似白痴呆傻,遂命侍从,录其子女名籍,制奴婢、财物簿册,以备上报。

  张敞:殿下令尊昌邑哀王,遗有歌女、舞女张修等十一人,既无子女,又非姬妾,没有官职。昌邑哀王既崩,理应释其回家。

  刘贺:中人留守陵园,以伴先父魂灵,有何不可?病不必医,杀不必罚,自生自灭可也。我本欲其早死,太守何必欲释其回家耶?

  张敞叹息:可见昌邑王此人,天性就喜好败乱伤亡,终无仁义之心。

  由是将刘贺现状写成奏折,驰报长安,由丞相御史转呈天子。汉宣帝览奏,因此知道刘贺不值忌惮,遂批准将故昌邑哀王所遗歌女张修等,释放宁家。

  元康三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就国于豫章郡下辖之县,食邑四千户。不许祭祀宗庙,免其入朝。刘贺封侯四年,便即去世。

  镜头闪回,叙说汉宣帝刘询。

  宣帝因是武帝曾孙,故号为皇曾孙,又小名病已。出生数月之后,即逢巫蛊之祸。

  江充陷害太子,刘据兵败,携两子出奔。长子刘进为安置幼子刘病已,而未随父亡走。至太子刘据自尽而死,太子妃史良娣、长子刘进及妻王翁须、女儿皇女孙皆在长安遇害。

  太子皇孙姬妾家人皆被处死,唯刘病已逃过大难,被收系长安府邸中临时所置官狱。

  巫蛊之祸案发,邴吉以廷尉监身份被征召到京城长安,武帝诏令其到郡邸狱,追查巫蛊之事。邴吉知道卫太子无罪,更为皇曾孙无辜收监难过,便让女囚胡组、郭征卿二人,于净室之内哺育刘病已,私下给其衣食,看护甚周。

  后元二年春二月,刘病已不满五岁,汉武帝病重,往来于长杨宫、五柞宫之间。

  有望气者入宫,进言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之气。汉武帝便遣内谒者令郭穣,将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犯人,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郭穣夜至官狱,邴吉紧闭大门,不使其入。

  郭穣:奉天子旨意,来杀狱中犯人,请廷尉监休要阻我。

  邴吉:皇曾孙在此。常人都不能无辜被杀,况皇上曾孙乎!

  郭穣闻此,便不敢入。饶是如此,邴吉亦不敢稍有大意,一直坐守到天亮。郭穣只好回去报告汉武帝,并趁机弹劾邴吉。

  汉武帝此时方知己有曾孙在世,于是说道:此乃上天安排,我岂能违之。

  因而非但禁止杀害皇孙,而且大赦天下。郡邸狱诸犯因其大赦,皆都得以出狱。

  其时刘病已保姆胡组雇期已满,申请回家,皇曾孙恋恋不舍,啼哭不止。邴吉便自己出钱雇佣胡组,命与郭征卿再抚养皇孙数月;又出自己俸禄,供给皇孙衣食。

  既逢大赦,邴吉便将刘病已送到其外祖母史良娣家,交给史良娣兄长史恭抚养。史恭母亲贞君年岁已老,看到皇曾孙孤苦零仃,想起女儿惨死,就亲自照看这个重外孙。

  其后邴吉升为大将军长史,被霍光十分看重,使入朝为光禄大夫给事中。

  武帝临终前留下两道遗诏,一道为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封侯,另一道命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并令宗正将皇曾孙录入皇家宗谱。

  汉昭帝始元二年,刘病已从史家搬出,被养于掖庭,宗室地位得到朝廷承认。掖庭令张贺曾是刘据家吏,怀念故主,对刘病已体贴入微,自己出钱为其延请师傅读书。

  刘病已年长,张贺向其弟张安世称赞皇曾孙材质俊美,欲将孙女嫁其为妻。当时张安世任右将军,与霍光共同辅政。幼子张彭祖又与刘病已同席读书,故此交好。

  张安世认为少主昭帝在位,犹恐佞人疑忌,怒斥其兄,张贺由此惕然,议亲之事作罢。

  时有暴室啬夫许广汉,生有一女许平君,年十四五岁,许予内者令欧侯氏之子。当该出嫁之时,欧侯氏之子却突然暴死。许广汉妻以为女儿命运克夫不祥,求人占卜。

  卜者却说:我观令女许平君,此生必将大贵。

  张贺听闻此事,便自出家财,替刘病已聘娶许平君,许广汉贪其财礼,喜而从之。由是刘病已便娶许平君为妻,次年便生一子,取名刘奭。

  刘病已少时,曾向东海人澓中翁学习《诗经》;但也喜欢游侠,斗鸡走马,广为交结。虽养于掖庭之中,亦常常出行宫外。因屡次在长安诸陵、三辅之间游历,常流连于莲勺县盐池一带,尤其喜欢跑到祖父刘据博望苑以南杜、鄠一带,光顾两县之间之下杜城。

  其从市井游嬉当中,深切体会民间疾苦,也因此学会辨别闾里奸邪,探查吏治得失。

  画外音:据《汉书·宣帝纪》记载,皇重孙刘病已身有异相,遍身上下长毛。婚后住在未央、长乐两宫之间尚冠里,卧处不时有光明发出。凡被其所光顾店铺,立刻生意火爆,其自己并不知道原因。由是民间争相哄传,将其描绘成能带来好运之财神爷。

  闪回结束。昌邑王刘贺荒淫被废,大将军霍光命宗正查阅宗室族谱,方知故戾太子刘据竟遗有嫡孙在世,乃与众臣商议。太仆杜延年因知刘病已德美,劝霍光立其为帝。

  邴吉趁机奏道:臣私闻坊间百姓议论,宗室诸侯皆名声不佳。而武帝曾孙居于掖庭,今已十八九岁,精通经术,才能非凡,见昌邑王脸色很黑,细目,鼻尖而低,少胡须,身材高大。因患风湿病,行走不便。穿短衣大裤,戴惠文冠,佩玉环,插笔在头,手持木简趋前谒见。张敞与其坐在庭中谈话,见其妻子奴婢。因欲察其心意,乃以隐言为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