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 萧何之智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闪回结束,薄姬便随儿子刘恒出京,前往代郡封国。

  吕后赶走代王及薄姬母子,忽又想起高祖当初宠爱戚姬,几乎罢废自己母子之位。于是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令将戚夫人幽禁永巷,剃发束颈,穿囚徒红衣,舂米为役。

  戚夫人乃是个才女,文学出众。当在永巷舂米之时,一面涕泣不止,一面不忘作歌。

  戚姬: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宫人闻此歌谣,不敢隐瞒,抄报太后。

  吕雉观其歌辞,惊惧兼且痛恨,怒道:此是欲得传信之人,使令赵王起兵造反也!

  乃命天子惠帝下诏,遣使前往邯郸,往召赵王如意,前来都城。

  使者往返数次,赵相建平侯周昌坚决抵制,不奉诏命,并对吕后所派使者说道:先帝将赵王托付与我,为臣当忠陛下之托。我闻太后怨恨戚夫人,是欲将赵王召去杀死,故不敢遣送赵王,使其自投虎口。况且赵王有病,不能奉诏前往,你可以此还报太后。

  使者还报,吕后大怒,复请惠帝下诏,派人征召赵相周昌,前来都城拜贺新君继位。

  周昌此番再无托辞,只得奉诏,前往长安。吕后闻报周昌已经启程,复派人再去邯郸,往召赵王。如意不敢抗旨,只得离开赵国,随同天使前往长安。

  孝惠帝刘盈为人仁慈,知道太后三番两次征召赵王,必要加害;于是亲到霸上,迎接兄弟如意,与其一起还宫,饮食起居以共,早晚形影不离。

  太后想要杀害赵王,苦于找不到机会,由此大恨亲生之子。

  惠帝元年十二月,刘盈晨起,将要出城射猎。想要叫上兄弟赵王同行,因见其年幼贪睡,不能早起,便任其自睡,自率兵马出都,前往围场。

  未料吕后一心一意要害赵王,早就在天子身侧安排间谍,和以通风报信。于是惠帝前脚刚走,内侍便飞奔内宫,来报太后:皇帝陛下今晨出宫,只留赵王如意一人在家。

  吕后闻报大喜,急派人于早餐粥中下毒,进献赵王为食。

  将近午时,惠帝出猎回宫,便见赵王七窍流血,已经死在榻上。天子悲怒不胜,因打听到是内侍告密,便命将内侍勒死,又擒献粥官奴至宫,亲命腰斩,太后终究不知其事。

  太后既杀如意,便徙淮阳王刘友为赵王。并将戚夫人自永巷提出,施以酷刑。

  吕后:你这贱人!先帝在世之时,便专以狐媚惑主,欲废当今皇帝太子之位。及至先帝殡天,又复口出大逆不道之言,欲令人传信逆子赵王,使其反叛。图谋叛逆,罪不容诛!

  戚姬:先帝尸骨未寒,你这恶妇便欲诛其根苗。我到地府见到先帝,也必告你!

  吕后:既是如此,便休怪我意狠心毒。来人,将此贱婢斩去手脚,薰聋双耳,挖掉双目;再以药将其毒哑,抛入茅厕。使为人彘,我看你还何能去见先帝,再下蛊惑之辞!

  于是下令施刑,惨不忍睹,酷不忍闻。宫人依令施为,吕雉犹不解恨,竟使人将儿子惠帝刘盈唤至厕中,命其观看人彘。

  刘盈见有一物,在厕中蠕蠕而动,问道:此是何物?

  吕雉:此乃赵王之母戚姬,手脚皆除,双耳双目尽废,又被毒哑,名为人彘。

  刘盈闻此,啊呀一声,昏死过去。众人急救还宫,用艾草熏醒。

  惠帝悠悠醒转,放声哭道:戚姬何罪,落此下场?

  吕后冷笑道:其欲置我母子于死地,你不知乎?此乃忤我者之下场也。

  众人闻此,无不脊背生寒。吕后稍坐片刻,见儿子已经无事,便即起身,还于内宫。

  惠帝痛哭多时,终于收泪,对左右侍臣说道:此等残酷非刑,绝非人之所为也。我为太后之子,此后则将以何面对众臣,高居九五,以治理天下哉!

  内侍听罢,皆都不发一言。有个小黄门胆大,低声劝慰:陛下且休如此,嗔怪圣母太后。戚夫人获此下场,实乃由其《舂米歌》引起,亦是自寻死路也。

  孝惠帝二年,元旦新春,楚元王刘交、齐悼惠王刘肥来京朝见。因为一个是嫡亲皇叔,一个是至亲兄弟,惠帝刘盈故命在太后宫内设宴相待。

  安排座次之时,惠帝不按君臣尊卑,只依家规而论,因使叔父坐于太后下首;复因刘肥年长于己,就奉其位居自己之上。刘肥以为帝命难违,也未谦让,便即入座。

  吕雉见此,不由大怒。酒过三巡,遂暗命宫人斟下两杯鸩酒,奉于刘肥,使其祝酒。

  刘肥未知其中缘故,奉命起身,为太后贺寿。说罢祝辞,便端起其中一杯,欲饮毒酒。未料天子刘盈闻说为母后祝寿,也便随之站起,拿起另一杯毒酒,欲与兄长同饮。

  吕雉见此,大为惊恐,急忙起身,作谦让之状,趁势装作失手,打翻刘盈手中酒杯。

  刘肥觉得奇怪,便不敢饮杯中之酒,托醉拜别天子以及太后,跌跌撞撞离去。

  回到馆舍之后,从人方敢报说:适才宫人奉给大王者,其实乃是鸩酒也!

  刘肥恐惧非常,乃问内史田士:母后既未得手,必不罢休,我等何能从长安脱身?

  田士:臣有一计,可从鲁元长公主身上,想出脱身之计。

  刘肥:未知其计如何?

  田士:太后只生一子一女,乃是当今皇帝陛下,以及鲁元公主。对于此位长公主,太后极为宠爱,当初先帝欲以其和亲匈奴,太后便即痛哭不舍。

  刘肥:太后不舍公主,则与我何干?

  田士:今大王拥有七十余城,而鲁元公主只有食邑数县,此乃太后所不喜者。如殿下肯献一郡,以为公主汤沐之邑,则太后必定喜甚,我等皆无忧矣。

  刘肥:原来如此,真乃善策,只是说得啰嗦,使我空自着急。

  当即便写奏表,次日呈递入宫,愿献出城阳郡以为公主沐邑,并尊鲁元公主为王。

  太后吕雉览奏,果然大喜。于是再次赐宴刘肥,使其安全离京,回到齐国封地。

  齐王前脚刚刚离开长安,忽见一队人马,押着一辆槛连入城。槛车之中囚押一人,正是大将军、左丞相、舞阳侯樊哙;押解之人,却是右丞相、曲逆侯陈平。

  陈平押解囚车入城,因见城内军民皆都挂孝,不由大惊,急令随从:你等速去问明,此是为何人挂孝?

  随从应命而去,不一时奔回:报侯爷,乃是先帝陛下驾崩,故此全城挂孝!

  陈平闻罢,大叫一声,卧倒车中。众人急驰还府,七手八脚,将家主唤醒。陈平更不怠慢,急换孝服,光头跣足,跑入宫中,直奔高祖灵前,痛哭流涕。

  吕后闻说陈平还朝,急命人召至后宫,亲自问道:丞相不在朝中,此是由何而来?

  陈平:臣奉先帝诏旨,与周勃前往军营之中,执行斩决樊哙。今才事毕还都,回朝缴旨还报。争奈陛下西行何速,不待臣再见圣驾一面耶!

  吕后:你待怎讲?舞阳侯樊哙,已被卿所斩乎!

  陈平:臣不敢轻易处置大臣,今已将樊哙押解回来,听凭陛下与太后处置。

  吕后:先帝因何命卿处决樊哙,其又因何不死?我丝毫不知其事,卿可详细奏来。

  镜头闪回,叙说刘邦命斩樊哙之事。

  高祖刘邦击败英布叛军,班师归来,因闻燕王卢绾叛变,就派樊哙率军,前去讨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