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鸿门真相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项伯见状大骇,暗道:此必是范增奸计,欲陷我项家于不义也。

  于是推盏起身,借酒笑道:一人舞剑,有何意味?不如两人对舞,更增情趣!

  说罢离座,拔剑起舞,处处翼护沛公座前,使项庄无法得逞。

  范增暗怒:项伯如此,我计泄矣。岂沛公乃真命天子,有百灵呵护哉?

  项羽却因解开心中误会,高兴异常,故对项庄之意不察,只顾向众人劝酒,醺醺将醉。

  张良见此不是了局,借故起身离帐,至军营门口,找到樊哙,急嘱道:情势危急!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将军当冒险以入,为沛公解围才好。

  樊哙应诺,执剑持盾,跟随张良入帐。

  持戟卫军喝道:放下兵器!

  樊哙侧盾轻撞,卫士便即跌倒在地,半晌爬不起身。

  樊哙笑道:你这身板,也堪为执戟郎?尊驾上姓?

  那卫士期期艾艾,边起边道:某乃准阴韩信,儒将者也。谁似你只以蛮力取胜?速将兵器放下,方可入帐!

  樊哙不理,以剑尖挑开帷帐,大步闯入,朝西而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竖。

  项羽吃了一惊,手按剑柄,挺身而起,问道:来者何人,敢闯我大帐!

  樊哙未答,张良上前说道:此乃沛公参乘樊哙,生性鲁莽,项王休怪。

  项羽对张良异常敬重,由是息怒,复落坐赞道:真乃壮士也!赏他一大觥酒。

  项庄与项伯只得罢舞,斜目而睨。左右应声而出,以巨觥斟酒,递予樊哙。

  樊哙将剑盾置于地上,伏身拜谢,起身立而饮之,一气喝尽。

  项羽赞道:海量!赏其猪腿。

  时有亚父范增侍从,欲看樊哙出丑,便自鼎中捞出一条半熟猪腿,盛以托盘递之,且看他怎生吃法。樊哙哈哈大笑,将盾牌倒扣在地,以为砧板,持剑切吃。只瞬息之间,风卷残云一般,三五斤前腿,割食已尽。

  项羽看得有趣,大笑:真壮士也。牙口倒好!还能饮酒否?

  樊哙:某死都不怕,何辞美酒?

  接过侍卫所递巨觥,又一气喝了。

  项羽:只区区一觥酒也,将军因何便说,不畏一死?

  樊哙: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将军却欲使人杀之,此是为何?

  项羽:沛公遣人把关拒我,故生误会。今既欢宴,误会除矣。

  樊哙:沛公先进咸阳,封闭宫室,军还霸上,以待大王到来。遣将把守函谷关者,是为防盗贼,并无拒大王之意。如此劳苦功高,未得封赏,将军反信小人谗言,欲杀功臣。末将不服,故冒死执兵闯营,是谓不惧一死也。

  项羽:是何人说我要杀沛公?

  樊哙以剑指项庄:此子借口舞剑助兴,常意在诛杀沛公,大王不见之乎?

  项羽回思适才情景,瞪了项庄一眼:喝酒罢了,毫无来由,舞得甚剑?归回坐间!

  项庄与项伯唱诺,还剑归鞘,复回座位。

  项羽亦对樊哙道:将军请坐。

  樊哙唱个大诺,便即挨着张良坐下。又行酒一巡,众人熏熏,项羽下令点灯。

  刘邦恐樊哙酒醉惹祸,便以更衣为由,将其带出帐外。

  未料樊哙此番非但不醉,却比刘邦还要清醒,急催道:沛公上马,先回霸上军营!

  刘邦:不辞而别,岂非无理至甚,又惹项王怒发?

  樊哙:此非小弟想法,乃是子房先生计策。

  刘邦:子房先生怎说?

  樊哙:子房先生说,大事不拘小节,大礼不辞小让。性命攸关,何及辞别?

  正说话间,张良跟出,开口便问:主公来时,身上可带有宝物?

  刘邦闻此,便向马背褥套中一摸,提出一个布袋,对张良说道:我带来一对玉璧,献给项羽;一双玉斗,送给亚父。时逢彼怒,未及呈献。

  张良伸手接过,说道:某代主公入帐解说,主公快走,休得延挨。

  刘邦道好,扳鞍认镫,便要上马。

  张良:不可。主公乘马而去,立被发觉,卫士必报项王,不使主公离去。此处离霸上军营,取大路而行四十里,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小路,则只有二十里,主公徒步奔回可也。

  刘邦醒悟,笑道:先生真乃心细如发!

  遂点首招唤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佯作散步离营。直待走出哨卫视线,这才发足疾奔,就此逃跑。张良估计时程,便不入帐,只在外面延挨。

  项羽见刘邦久出不还,乃命校尉陈平,出帐来唤。未料陈平又被张良扯住闲话,请其品鉴玉璧、玉斗;又过半天,方才入帐。

  项羽此时已有七分酒意,不喜道:沛公何在?怎便去了这么半日?却要罚酒。

  张良再拜说道:沛公酒力不胜,已醉倒厕中,被樊哙扶归,不能当面告辞。命在下奉上白璧一对,敬献大王;玉斗一双,拜献给亚父大将军。

  项羽笑道:沛公酒量恁浅?我看其是被项庄吓怕了也。

  乃受玉璧,置于座位,把玩不止。

  范增接过玉斗,置于案前,废然长叹一声。

  项羽问道:今日群雄雅会,正是得意之事,亚父因何长叹不悦?

  范增听罢此问,勃然怒发,起身拔剑,将那案上玉斗三两下击得粉碎,目视项羽片刻,又扫视满营诸将:竖子不值与谋大事!来日与项王争夺天下者,定是刘邦。你等鼠目寸光,亦必将皆为其虏矣!

  说罢将袍袖一抖,愤然离座,不辞而出。

  项羽对众人笑道:此老年迈,未料醉之甚也。

  心中恚怒,由是罢宴。

  刘邦与樊哙等回到军中,立刻召来左司马曹无伤,亲自挥剑,将其斩于帐中。

  事件悬疑:只因太史公司马迁妙笔奇文以载此事,至后世两千年来,众人皆谓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因此失去天下。多少后世英雄人杰,亦都叹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由是项王妇人之仁,范增大智且忠,张良急中生智,樊哙勇不惧死,项伯为人所用,皆都成为固定脸谱形象,亦便成为铁案定论。然若细推此段史实,方知后人只读史而不研史,人云亦云,以致自误千年。

  历史真相:细究当时天下形势,项羽实力不足,根本就不可能君临天下,甚至并无把握与沛公一决雌雄。又当时刘邦乃是同僚盟友,并非项羽敌对势力,若杀刘邦,对项羽来说弊大于利,也会严重损害其政治声望,从此成为天下公敌,自取灭亡。巨鹿之战时,项羽所率五万楚军,皆为楚怀王嫡系人马,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袭杀宋义而夺其印,诸将及军士未见心服。因大战王离、章邯获胜,以惊人战斗力威慑各国诸侯联军,才被推为头领,暂为诸侯上将军。之后又坑杀二十万章邯军团,以致秦人大怒,诸侯亦自心寒,皆怀自保之意。

  经过巨鹿之战,至鸿门宴前,诸侯联军总计四十万人,但属于项羽嫡系部队,不过七万人马。而刘邦以两万偏师攻破武关,秦王子婴投降,八万秦军归之,便已扩军至十万,军力比项羽只多不少。项地,以为砧板,持剑切吃。只瞬息之间,风卷残云一般,三五斤前腿,割食已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