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集 相如却秦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蔺相如冷眼旁观,见秦王不提以城交换之事,知道其必无意偿城,乃思一计,上前几步,手指和氏璧道:此璧之上略有微瑕,大王曾见之否?

  秦王闻言微惊,复将玉璧拿起,迎其日光照看,颠来倒去:其暇何在?

  蔺相如:其暇甚微,请容臣指示大王。

  秦王不疑有诈,遂将和氏璧递之。

  蔺相如玉璧到手,忽后退数步,将身倚柱,怒发冲冠,一阵准笑。

  秦昭王:卿此何意?

  蔺相如:大王欲得此璧,使人发书至赵。我王悉召群臣计议,群臣皆曰秦贪负强,必以空言欺诈。是下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故请赵王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秦庭。今大王见臣列观,不升正殿,是非礼也;得璧之后,传之美人,不提偿城之事,是戏弄臣也。既是如此,臣今自衬不能全身而出,则与此璧俱碎于柱可矣!

  秦昭王:是寡人见璧心喜,失礼先生也。便请先生释璧,至前视图可也。你看,从此以往十五座城,皆都予赵如何?

  蔺相如:十五城之图,倒不必急观。和氏之璧,虽天下至宝,然大王欲求,我赵王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昭王:卿真烈士也。便许你斋戒五日,第六日相见于九宾正殿,公议易城之事可也。左右!替我礼送相如出宫,安置广成传驿,好生看待,不可有误。

  蔺相如紧抱和氏璧,丝毫不肯松手,紧趋下堂离殿,还至馆驿。秦国驿吏调集全部驿卒,遍布内外,名为照顾,实为监视。蔺相如见此,放倒便睡,安之若素。

  及至天晚,秦王令人送来酒食,以为赵使接风洗尘。使团上下皆都战战兢兢,蔺相如浑若无事,放怀吃喝,并与秦国仪官谈笑风生,直至酒足饭饱,佯作沉醉。

  仪官辞归,天已定更。蔺相如一跃而起,乃使从者化妆衣褐,怀揣和氏之璧,以如厕为由,自厕所墙上翻出传驿馆舍,溜出咸阳城门,从小道逃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之后,乃设九宾礼于朝廷,命至传驿,载请赵国使者上殿。

  蔺相如至殿,再行外臣之礼,平身直立。

  秦昭王:贵使,寡人奉命,已斋戒五日;河东十五城舆图,亦在于此。便请奉上和氏之璧,以令在座众卿一观,如何?

  蔺相如:有何不可?

  乃自从人手中接过锦匣,双手奉上。秦国宦者令双手接过,置于案下,缓缓打开。

  秦昭王俯视其匣,见内中空无一物,不由惊呆,继而大怒。

  秦昭王:大胆蔺相如,此为何意?你敢戏耍本王乎!

  蔺相如:秦自缪公以来,至今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以归,间道疾行,今已至赵矣。

  秦昭王:你如此欺弄寡人,真不惧死乎?

  蔺相如:小人区区一命,何足道哉?

  秦昭王:如此说来,你赵国是欲拒绝寡人以城易璧之请耶!

  蔺相如:非也。秦强赵弱,岂敢有违?大王只须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王自然立奉璧来。今以秦国之强,若先割十五城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臣自知欺哄大王,其罪当诛,然不敢奉璧于秦,空手而回。臣即请就其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闻此,与群臣相视而嘻,哭笑不得。左右大怒,欲引蔺相如下殿,秦王止住: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而绝秦赵之欢,实不值也。不如因而厚遇,使其归赵可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我大秦邪!

  蔺相如暗道侥幸,上前复拜:久闻大王气吞山河,高瞻远瞩,人不我欺。

  秦王本来怒不可遏,被相如一捧,复又转怒为喜,于是以礼相待,宴乐以飨,再定盟约。廷见宴罢,毕礼而归。

  蔺相如既归邯郸,和氏璧早至多日。赵王自送璧仆从口中,亦早得知蔺相如廷折秦王之事,今见平安归来,更加称赞,遂拜其为上大夫,就此一步登天。

  自此而后,秦国果然不以十五城予赵,赵国亦终不予秦和氏之璧。

  秦王毕竟不忿,于是再次出兵伐赵,攻拔石城。明年复又攻赵,再获全胜,斩杀赵卒二万余人。赵王只得认输,遣使求和,秦王从之,相约会盟于渑池。

  赵惠王召集群臣,商议会盟之事,先发言道:秦人无信,若以楚怀王般对我,将如之奈何?若依寡人之意,不如不去。

  廉颇:王若不行,是示弱于秦,且诸侯闻之,必笑赵国之怯也。大王勿忧,会盟之际,臣将数万精卒,布阵于国之边境,谅其不敢轻举妄动。

  赵惠王:若其在盟会之所辱我,当如之何?

  蔺相如:臣奉王以行,王若受辱,臣宁死折之。

  赵王由此再无别辞,遂率卫队西行,蔺相如率诸文官以从。

  廉颇送至边境,与赵王相约:大王此行,依渑池距此里程远近,加以会盟礼毕,往还不过三十日。若满月王驾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赵王许之,不免流下一把惜别之泪,然后满怀悲壮,登车西去。

  三日之后,赵、秦二王会于渑池。话不投机,假作投机;心怀愤恨,面显欢笑,当下会盟歃血,共说誓辞,永结和好。会盟已罢,下令排摆盛宴,双王举酒欢会。

  秦王饮酒至酣,忽然说道: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一曲如何?

  赵王不敢不从,于是移席就坐,鼓瑟一曲,响遏行云。

  秦王闻罢,鼓掌称善。未知此乃暗号,秦国御史眼见主公鼓掌,遂持简上前,提刀刻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赵王见此,脸上变色,欲待阻止,已自不及。

  忽听一声咳嗽,蔺相如自座中立起,上前数步,至秦王席前躬身相请: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之曲,以相娱乐。

  秦王脸现怒色,拂袖不许。蔺相如佯作不见,也不知从何处拿出一只盆缻,置于案上,又递过一只鼓槌,将身拜倒,跪请道:请秦王击缻。

  秦国群臣见此,皆都哗然,厉声喝斥:赵国下臣,怎敢对上国之君如此无礼!

  蔺相如:来而不往,才是非礼。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因何不能请秦王击缻?

  秦昭王:蔺相如,你屡次戏我,果不惧死否?

  蔺相如:臣死无妨。但今在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以溅大王之面矣!

  秦王左右闻此,纷纷拔刃上前,虚声恫吓。

  蔺相如张目叱之,未料声如巨雷,满室轰响,震动屋瓦。于是秦王左右皆靡,情不自禁,复又还剑入鞘。又觉露兵于两国君主之前,乃是灭族大罪,只得复归原位,惴惴不安。

  秦上军佐:适才蔺某一吼,声震屋瓦,此是甚公功夫?

  秦下军佐:未知也。闻说西域羌胡之中,传有狮子吼功,不知可是。

  秦上军佐:昔日此人来我秦廷献璧,倚柱而怒,其发可上冲冠,又是何功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