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集 勾践伐吴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蒯瞆复位二年,晋定公怒其不朝盟主,遂命上卿赵鞅率师讨伐。卫人恐晋人入城破国,遂群起驱之,将庄公连同太子疾一同逐出国都,然后遣使往报晋军。

  赵鞅闻说蒯瞆被逐,无由再伐,只得退军还国。

  卫庄公被国人所驱,只得携带家眷出奔戎国,却被戎人杀之,并杀太子疾。

  蒯瞆一生,就此作罢。

  其后卫国诸大夫不迎出公还国,复立公子般师为君。齐相田成子便以伐逆救卫为名,出兵攻卫,擒执般师,更立公子起为君。

  齐师既退,卫大夫石圃又逐公子起,复自宋国迎回公子辄。未料子辄刚刚复位,便又驱逐石圃;由此诸大夫引发众怒,又驱逐公子辄奔越,复立公子默继位,是为卫悼公。

  自是卫国臣服于晋,国力日益微弱。

  镜头转换,按下卫国之乱,复说楚国再起纷争。

  故太子建之子白公芈胜自归楚国,每念郑人杀父之仇,常思以报。只为恩人伍子胥前已赦免郑国之罪,此后郑君服事昭王不敢失礼,故此隐忍不言。

  此后未久,楚昭王薨逝。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奉越女所生之子芈章即位,是为楚惠王。白公芈胜因见不拥立自己,愈加心怀怏怏。

  逾数年后,有人自吴国来报,说相国伍子胥已被吴王夫差逼迫,自杀而死。

  芈胜闻而不悲,反而喜道:伐郑报仇,此其时矣!

  于是遣使入都,向令尹子西求师伐郑,自愿为先锋。

  子西不愿伐郑,托辞道:如今新王方立,楚国未定,子姑待我安定内部,再行征伐。

  芈胜信以为实,乃使心腹家臣石乞筑城练兵,盛为战具。

  未及出师,又有家臣来报:晋执政正卿赵鞅率师伐郑,令尹子西率师救郑,晋兵乃退。由是楚与郑伯定盟,今刚班师还国。

  芈胜闻报大怒:令尹非但不肯伐郑,反而救郑以当晋师,实在欺我太甚!当先杀令尹,然后伐郑可也。

  遂立即遣使前往澧阳,召宗人白善前来,议杀令尹子西。

  白善闻说欲杀令尹,口中称诺,打发使者先回,其后言于家人道:太子建之死,于郑人无涉,更与子西无干。我若从公子胜而乱楚,则是不忠于君;若背公子而发其私谋,则不仁于族。既如此,我其为介子推可矣。

  遂弃官禄,远逃深山密林,筑圃灌园,终身不出。

  公孙芈胜久等白善不至,怒道:无有白善,谓我不能杀令尹耶?

  即命召石乞,密谋商议。

  石乞:当年吴公子光所聘专诸、要离,皆智勇双绝之士,由此手忍王僚,枪刺庆忌。臣闻市南有勇士名熊宜僚,若得此人,可当万人之用。

  芈胜大喜,乃同石乞造访市南,见熊宜僚拜之,以车载回,礼为上宾,饮食必共,出入必俱。宜僚感其恩待,遂以身许之,愿为公孙胜捐命倾生,在所不辞。

  及吴王夫差大会黄池之时,白公胜乃随越兵之后袭吴边境,颇有所掠。遂遣使至郢,报说大败吴师,得其铠仗兵器若干,欲亲至楚庭献捷。

  令尹子西不知其计,由是许之。芈胜便悉出甲兵,装作卤获百余乘,亲率壮士千人,以大将石乞、勇士熊宜僚为左右侍卫,押解入朝献功。

  楚惠王登殿受捷,接受白公胜参拜,深回抚慰。忽见阶下立著两筹好汉,问是何人。

  芈胜:乃臣部下将士石乞、熊宜僚,皆伐吴有功者。

  遂以手相招,施以眼色,命二人上殿参驾面君。二人举步升阶,忽听一声厉喝。

  司马子期:尔等边臣,只许在下叩头,不得升阶!

  石乞、熊宜僚不听,大步登阶,径入殿中。楚惠王及众臣未及反应过来,二将早就拔出肋下宝剑,石乞来砍子西,熊宜僚直奔子期。

  芈胜大喝:你众人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所带壮士千人闻命,齐执兵器,蜂拥而上。芈胜登阶,亲缚惠王;石乞已将子西刺倒,擒而缚之,百官皆都惊散。

  司马子期素有勇力,遂拔殿角长戟,与宜僚交战。宜僚弃剑,夺过子期之戟;子期俯身拾剑,劈中宜僚左肩,血流如注。

  熊宜僚毫不回顾,一戟刺入子期之腹,二人搅做一团,双双死于殿庭。

  子西虽然被缚,毫无惧色,瞪目怒谓公孙胜道:当初你寄人篱下,糊口吴邦,非是我念骨肉之亲,召汝还国,封为公爵,何有今日?我有何亏负于你,于今反噬父母之邦?

  芈胜答道:郑杀吾父,汝却与郑讲和,则汝即郑也。我为父报仇,岂顾私恩?

  子西叹道:悔不听沈诸梁之言,至有今日之祸,岂非天意!

  公孙胜起手剑落,斩下子西之头,陈尸于朝。

  石乞见大事已就,往前奏道:不弑楚王,终是祸害!

  芈胜:孺子何罪?废之可也。

  命拘囚惠王于高府,欲立王子启为王。王子启固辞不从,芈胜竟然怒而杀之。

  石乞又劝公孙胜自立,芈胜说道:县公尚众,当悉召而杀之,方可稳坐此位。

  乃引众下殿,屯兵于太庙。

  楚王被囚,令尹与司马尽皆死难,消息片时传遍国中,众卿士大夫皆怒。

  大夫管修先起,率家甲往攻白公胜,激战三日,兵败被杀。

  圉公阳乘间使人掘开高府之墙,命心腹将士从墙穴中趁夜潜入,背负惠王以出,匿于昭夫人之宫。叶公沈诸梁闻变,亦悉起叶邑之众,星夜至楚。及至郢郊,百姓遮道相迎。

  百姓:明公何不著甲胄?国人望公,如赤子之望父母,若遭盗贼之矢,民何望焉?

  叶公称谢,披挂戴胄而进。将近都城,又遇百姓前来迎接。

  百姓惊道:国人望公,如凶年之望谷米,奈何以胄掩面,使人无所用力乎?

  叶公复又称谢,复又解胄。于是已知民心附己,乃建大旆于车,鼓噪而进。

  大夫箴尹本来已受白公芈胜之召,欲率私属入城,既见叶公大旗,遂从叶公守城。兵民望见叶公旗号,皆大开城门,以纳其众。叶公遂率国人进城,攻打太庙。

  石乞三战兵败,急扶白公胜登车,逃往龙山。片刻之间,叶公引兵追至,将龙山团团围住,举火呐喊。

  芈胜叹道:此可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也。

  因知大势已去,自缢而死。

  画外音:公孙芈胜死后,后裔支脉便以其祖封邑为氏,称为白氏,则白公芈胜,是为芈姓白氏始祖。其后战国名将白起,便是芈胜后裔子孙。

  石乞见家主自尽,大哭一场,埋尸于山后。

  刚掩埋已毕,叶公率兵大至,冲上山顶。一场激战之后,石乞寡不敌众,终被生擒。

  叶公问道:白公何在?

  石乞答道:已自杀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