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集 夏姬乱陈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陈国诸卿复又至晋,迎太子妫午归陈,立为国君,是为陈成公。

  公元前599年,周定王八年。

  定王姬瑜将刘邑封给胞弟姬季子,称刘康公。

  至此姬姓刘国正式建立,康公乃为姬姓刘氏肇姓始祖。

  陈成公复国,重整旗鼓,另立朝班。及次年国内复宁,乃正式将陈灵公下葬。此时其尸已臭,面目亦朽不可辨,可谓是君淫臣妻之报。

  安葬灵公已毕,百官还于京城,各归己府。

  孔宁白日撞鬼,见夏徵舒挟弓持箭,公然自前门入府,前来索命。直被骇得精神散乱,因得狂疾,自赴池中而死。

  其后未久,仪行父梦见陈灵公、孔宁与夏徵舒三人同至己府,来拘自己到阴司对狱。自此亦得暴疾,不期年吐血而卒,临死前痛苦万状,丑态尽出。

  公子婴齐既返楚国,入见庄王,自言因失陈封,别请申、吕之田。

  屈巫谏奏道:北方之赋,国家所恃以御晋寇者,不可以充私赏。

  庄王以为言之成理,于是乃止。其后申叔时告老,屈巫却自请为申公。

  婴齐因此大怒,由是便与屈巫有隙。

  庄王十六年夏,楚国以武力慑服郑国,并与郑、陈在陈邑辰陵盟会。但盟后不久,郑国又主动向晋国求和。楚庄王为彻底征服郑国,便于十七年春再度亲征,率领大军攻郑。

  连尹襄老为楚军前部,率先而进。

  帐前健将唐狡,自请率部下百人为三军开路,襄老壮而许之。

  唐狡引部先发,所至之处皆拼死力战,郑军当者辄败。由此兵不留行,每夕扫除营地,以待大军。襄老因此势如破竹,扎营新郑城外,以待王师大军。

  直到第五日上,楚庄王方率诸将抵达郑郊,下令安营扎寨,休兵三日。

  楚庄王:遣使入城,传我檄命。若郑君不降,则一鼓破城,并灭其国。

  诸将领诺,使者讨书在手,驰马而去。

  便在此时,襄老率引部将来见国君,入帐参拜。庄王见而大喜,奖慰有加。

  楚庄王忽然惊奇问道:孤王此番一路北来,未曾有一兵之阻,大军亦无半日之稽。卿为前部,日进百里,沿途却敌,如扫烟尘,老当益壮,可喜可贺!

  襄老拜谢,回头召唤唐狡上前,奏于庄王:此番连战连捷,非臣之力,乃副将唐狡拼力死战,兵不留行所致也!

  庄王审视唐狡一番,赞道:真壮士也!孤当重赏,以励三军将士。

  唐狡急跪在地,连连叩首道:臣受君王之赐已厚,今日聊以报效,不敢复叨重赏。

  楚庄王:寡人今日初会将军之面,何时曾赏赐于你?

  唐狡:当年绝缨之会,醉后失德,牵扯许姬美人之袂者,即下臣也。蒙君王不杀之恩,今番故此舍命相报,不敢求赏。

  庄王闻言吃惊,继而息道:未料许美人早死经年,当年绝缨勇士仍在。倘寡人当时明烛治罪,安得贤卿今日之效死力战?

  乃命军正,纪其首功,俟平郑之后再行重赏。

  唐狡再拜而出,留书于主将襄老:末将今日死战,以赎当年国君隐而不诛之罪。今郑都立待可破,臣不敢邀君王后日之赏!

  于是趁夜遁去,从此不知所往。

  第四日上,庄王不见郑伯遣使出城求成,传令四面修筑长围攻之,十余日昼夜不息。

  郑襄公尽驱百姓修筑城垣,使国人男女皆都上城巡守,只待晋兵来援。然而晋军三月不至,郑国军民坚守百日,城中矢尽粮绝,力不能支。

  百日过后,楚将乐伯自皇门先登,劈开城门,放楚军入城,郑都遂破。

  庄王下令不许掳掠,三军肃然凛遵,郑民免于惊扰。郑襄公肉袒牵羊出城,来迎楚师,求成请降。楚庄王欲待允其所请,公子婴齐忽然出班,上前进言。

  公子婴齐:郑国死守百日,致我损兵折将;今力穷而降,非出于真心实意。与其赦而复叛,不如就此灭之!

  楚庄王:卿言甚是。但孤不欲复闻申公,蹊田夺牛之喻也!

  即命城内楚军皆出,退后三十里下寨安营。郑襄公亲随庄王至营,留下羊酒犒军,谢罪请盟,并留弟公子去疾为质。庄王终纳其款,放襄公回郑。

  画外音:春秋时期,历代郑国之君,皆明知不是晋、楚两国对手,向来都是晋伐附晋,楚攻附楚。因何至于襄公,却举国拼死抗楚,长达百日之久,然后方才求成服输?原来内中自有玄机。郑襄公即位以来,为摆脱遭受两强交攻困境,便一直寻找机会,企图策动晋、楚两国决战,择其胜者而从之。自城濮之战后,晋楚围绕攻郑救郑,每次都是稍触即解,都不愿在无绝对胜算下,肯作决一死战。但两国中若有一方欲灭郑国,并据其地以为己有,另一方则必作殊死之争。郑襄公以死抗楚百日,见晋军终于不至而降,便是为此。

  镜头闪回。楚军围郑之时,郑襄公遣使赴晋,请发兵攻楚,以解郑围。

  晋成公接见郑使,许以发兵。遂命三军齐发,拜荀林父为中军元帅,先縠副之;士会为上军元帅,郤克副之;赵朔为下军元帅,栾书副之。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

  复调魏錡、赵旃、荀罃、逢伯、鲍癸等数十员大将,兵车六百乘,自绛州进发。夏六月,到黄河口安营下寨,止于河北。楚庄王早已闻报,但因郑都未下,为麻痹晋军,便两度遣使至营,求和示弱。晋军主将荀林父依如从前,无意决战,遂答应议和,并约定盟期。

  如此以来,晋国便中楚庄王缓兵之计。

  结果所约盟期未至,郑都已被攻克,郑襄公亲至楚营请和,并留弟公子去疾为质,楚军已无后顾之忧。正当荀林父行将盟会之时,楚庄王已撕毁盟约,调兵遣将,准备决战。

  时近中秋,草壮马肥,正是会猎争战最佳时节。

  楚庄王发出命令,先使小股兵力前往晋营,袭扰诱战,以探敌军虚实。

  晋将魏錡、赵旃未得元帅军令,便即冒然出营,攻击楚师。

  楚国袭扰之师佯败,回营交令:晋师主力皆在河北,河南只有两营兵马,今来追我。

  楚庄王:妙哉。此番荀林父再若避战,除非舍弃此两营之军,任其被我吞食。

  于是下令,全军出营,全力反击。魏錡、赵旃未料如此,将要回师北渡,已自来之不及,便被陷于重围之中。

  早有斥侯报至河北大营,荀林父至此方知上当,懊悔不及,只得挥师南渡,来救两营军马,被迫匆促应战。

  楚庄王闻报晋军渡河,于是亲自麾军北行,至于郔邑扎营,并问诸将,战和之计。

  令尹孙叔敖进言:今我已得郑国,何用寻仇于晋?不如全师而归,万无一失。

  嬖人伍参奏道:臣以为不然。若我今番避晋,郑必再次反楚。王若争霸中原,非与晋决战不可,以坚郑国之志。战若不胜,南归而已,晋军其奈我何?

  孙叔敖怒道:卿嬖人而已,何敢轻与军戎重事?我军昔岁入陈,今岁伐郑,师劳兵敝。倘若战而不捷,虽食伍参之肉,岂足赎罪?

  伍参反驳道:军戎战事,亦非生而知之,更无贵贱之分。若战而捷,令尹可谓无谋者矣;如其不捷,我伍参之肉将为晋军所食,何能及于令尹之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