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集 饭牛高歌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鲁庄公闻说齐军再来,遂命曹沫为将,领兵抵御。曹沫与齐军对垒,三战三败,尽失汶阳之地。曹沫羞愧,主动向鲁庄公请罪。鲁庄公不但不怪,反而出言安慰。

  鲁庄公:此是齐鲁国力强弱悬殊,又众寡不敌,非战之罪也。

  曹沫再拜而起,感激涕零。鲁庄公自忖不敌,于是遣使前往齐营,约请割地求和。

  齐桓公应其请和,约在柯地会盟。

  鲁庄公虽然心中惧怯,但齐国既许重修盟好,只得硬起头皮前往。于是设朝召集众臣,说明欲往柯地与齐桓公会盟之事,求问阶下,谁愿护驾前往。曹沫闻言,越众上前。

  曹沫:微臣不才,愿随主公前往!

  鲁庄公:将军前曾三败于齐,不惧齐人当面嘲笑乎?

  曹沫:惟有前番三败,所谓知耻而后勇,方有其后无往而不胜者。

  庄公甚壮其言,许以同行。于是曹沫护驾,只率兵车十乘,昂然而进,至于柯地。

  齐桓公使人筑土为坛,四方布列雄兵,仲孙湫掌之;阶级七层,俱有壮士把守,王子成父掌之;坛上布设香案,排列歃盟之器,隰朋掌之;反坫设有金尊玉斝,寺人貂掌之;坛西乌牛白马,司庖易牙掌之。东郭牙为傧,管仲为相,气象整肃。

  安排已毕,门军来报:鲁侯来到!

  齐桓公:传本侯命令,只许鲁君带领一个随从上台,余人息屏坛下执候。

  门军跑出辕门,冲外高喊:方伯齐公有令,鲁君独自登台相会,许带一个随从。

  曹沫闻罢,援甲按剑相随鲁庄公,将次升阶。东郭牙见此,上前拦阻。

  东郭牙:今日两君盟会,两相赞礼,安用凶器?请去剑。

  曹沫冷笑:即是两君好会,你齐国重兵围台,剑拔弩张,却为何故?某肋下佩剑,若用于沙场,是为兵器;但用于会盟,礼仪之器也。公若令齐人全部释兵,某便去剑!

  说罢上前两步,目眦尽裂。东郭牙见此气势,不敢相强,只得倒退几步,让开道路。

  庄公君臣拾阶而上,两君以礼相见,互致寒暄,各叙通好之意。

  傧相宣布会盟开始,三通鼓毕,齐鲁二君各宣盟誓,插香行礼。

  当时齐卿隰朋身为盟右,便将玉盂满盛牛血,过二国之君,跪而请歃。

  鲁庄公先歃,以血抹唇,说道:若违盟誓,有如此日。

  次至齐桓公,亦歃血于唇,说道:盟誓如约,人神共知。

  曹沫见齐国文武皆都列于台下,只有管仲立在齐侯身侧,乃大步上前,左手按剑,右手已揽住桓公衣袖。齐桓公略显惊慌,管仲急上前以身相蔽,已自来之不及。

  鲁庄公在旁看得清楚,却是大惊失色,不知所为。管仲见状,反而退后两步。

  管仲:今日会盟,是应鲁侯所请,齐侯应之。大夫劫持我主,意欲何为?

  曹沫:鲁国连次受兵,国将亡矣,屈从今日之盟,不得已也。齐侯向以济弱扶倾为号,尊王攘夷为任,则齐鲁二国,哪个为强,何者为弱?对于周室,又谁为宗室,谁为蛮夷?天下凡具耳目者,谁不知齐侯姓姜,鲁侯姓姬!

  管仲:然则大夫何求?

  曹沫:齐国屡次恃强欺弱,夺我汶阳之田。今日请还,便即约盟,别无多说!

  管仲:我若不从而何!大夫自忖以你君臣二人,今日能下此台乎?

  曹沫哈哈大笑:怕者不做,做即不惧!若齐国不应我请,玉石俱焚而已。

  说罢,将左手扯住齐桓公衣襟,腾出右手,呛啷一声,已抽出肋下宝剑。

  齐桓公惊魂已定,哈哈大笑:曹将军果然毫气冲天,可谓古往今来,刺客第一。大夫休矣,适才汶阳失地之请,寡人许还你鲁国便是。

  曹沫知道此时是在会盟台上,每人出口之言便是盟誓,一诺千金。于是放开桓公衣襟,还剑入匣,代隰朋捧盂以进。

  齐鲁两君再次歃血,高宣誓言,曹沫称谢下台,面不改色,态度从容。

  会盟事毕,齐国王子成父诸人愤愤不平,俱都请命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挟君之辱。

  齐桓公:寡人已许曹沫,上天已知,人神共鉴。匹夫尚不失信,况上邦大国之君乎!

  管仲:伟哉我主,自此信义著于天下!

  众人乃止。于是齐桓公置酒公馆,与庄公欢饮而别。随后即命南鄙邑宰,将原侵汶阳田土城邑,尽数交割归还鲁国。

  画外音:世人评论此番齐鲁柯地之会,赞为“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只因齐桓公言出必践,故使诸侯臣服,独霸天下。曹沫因恃勇劫持齐桓公一事,便被后世称为侠客之祖。另有一说,曹沫与三年前长勺论战之曹刿,乃是同一个人。

  诸侯闻说齐鲁盟柯之事,皆服齐桓公信义过人,齐国反而声威大震。周釐王二年春,卫、曹二国遣人请盟于齐。齐桓公遣使前往洛阳,朝拜周天子,告以宋侯不尊王命前来赴会,请王师同往问罪。周釐王便使大夫单蔑为将,率师会齐伐宋。

  于是齐国发兵,陈、曹二国引兵从征,并自请愿为前部先锋。

  齐桓公大喜,大起三军,使管仲率军先行,会同陈、曹二侯;自引隰朋、王子成父、东郭牙等诸将,统领大军继进,约于商邱取齐。

  时有卫人甯戚,虽为平民,但满腹经纶,欲往临淄求见齐桓公,以图仕进。只因家贫,缺少盘资,只得求为商贾驱牛赶车,数经辗转,终得抵达齐国。

  时已暮昏,临淄城门关闭,不纳商旅行人。商队只得露宿于城门之外,并在树林之中搭起帐篷,升火为炊。

  饭尚未熟,甯戚正在拔草喂牛,忽闻马蹄声响,见一辆华车驶过身旁,停在城门之下;又见从车上下来二人,公子模样,衣着华美,向上叫城,说要求见齐侯。

  城上军士问清来人身份,转身下城,飞马去报。不一时,便闻人声喧哗,见城门大开,火光如龙,一队马车驶出,原来是齐桓公出迎宾客。

  甯戚见状,再看自己衣衫褴褛,冠履全无,不由吁声长叹,感喟身世落魄。又望见车盖幢幢,知是齐桓公亲出,登时心生一计,于是便将手中木棒敲击牛角,按节高歌:

  南山灿,白石烂,中有鲤鱼,长有尺半。生不逢尧舜,短褐单衣至骭。从昏饭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将旦?

  声音激越,直冲云宵。

  齐桓公正在接见远来之客,忽闻此歌,又细品歌词,不由大惊,急对仆从下令。

  齐桓公:异哉!此歌者必非常人,速速与我寻来,不可有误。慢,须以礼待之!

  仆从奉令,循歌声而去,自牛车之后寻着甯戚。见其衣服破烂,面色苍桑,不由愕然。

  桓仆:是你击角高歌乎?

  甯戚:诚然,是也。

  桓仆:我家主仆命我有请先生。

  甯戚:你家主公何人?

  桓仆:便是齐国之君。先生请随我来,需要小心回话,或有富贵机遇。

  甯戚闻言大喜,知道计策已售,遂扔下手中木棒,随仆从来见齐桓公。因为时已天黑,又有贵客在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