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底定荆扬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刘舆不敢硬接,拨马侧身躲避。石超便趁间隙冲出包围,回身便走。

  范阳王大悔道:好了此贼!如此奸滑。

  与二刘自后追时,已自不及,眼看石超便要回归本阵。

  正在此时,忽见一匹枣红马从斜刺里飞来,直至石超背后。马上之将大喝一声:奸贼,今日恶贯满盈,某要与嵇绍大人报仇!

  话出刀落,将石超斩于马下,跳下地来割了首级,复上马往本阵而回。

  范阳王及诸将看时,见斩杀石超者,正是幽州刺史、大将王浚。此一变故来得突然,便如石火电闪,三军无不惊骇。

  石超既死,官军皆都逃散,再无战心。吕朗见走投无路,只得下马请降。

  东海王大喜,不计前嫌,用为帐下将军。

  石超败军回至洛阳,将凶信报知成都王。

  镜头转换,邺城军营。

  探马入城,向成都王司马颖报说:官军大败,荥阳失陷贼手,石超被斩。

  成都王闻此,痛而且怒:急发檄许昌,令张方回师,还保洛阳。

  张方虽接成都王檄令,但不见河间王及天子之诏,于是按兵不动。

  再说山东联军,东海王见王浚斩了石超,于是自引大兵二万,来攻谯郡,以图西进。

  刘乔长子刘佑时在谯县屯扎,不意东海王忽然驱兵大至,一时无备,被司马越一阵攻破县城。刘佑逃之不及,被山东军将执于县衙之中,押至东海王军帐。

  司马越痛恨刘乔前番偷袭许昌,当即下令:将刘佑斩于辕门之前!

  于是发兵萧县,来战刘乔。

  早有刘佑败军逃回萧县,拜见刘乔还报:谯县被袭,大公子死于东海王之手。

  刘乔痛恨交加,引兵来战,与爱子报仇。未料只经一战,复败于司马越之手,部下皆散。刘乔至此才悔不当初,于是率领谯县败残人马五百余骑,星夜逃往南阳平氏(今之桐柏)。

  东海王获胜,知道刘乔已不足为患。复念其对王室有功,于是还军于官渡之西阳武县,并遣使回到荥阳,催兵西进。

  王浚奉命,遂遣别将祁弘引三万兵前往相助东海王,自与范阳王引军来攻洛阳。

  山东联军势如破竹,直至洛阳。成都王司马颖不敌,向西逃往关中,终至长安,与河间王相见,愧悔难当。

  东海王与王浚合兵于洛阳,乘胜向西,接连击败司马颙属下楼褒、王阐等军,向长安进发。五月壬辰,以大将祁弘为先锋,率鲜卑军与刁默战于潼关,刁默大败被诛。

  司马越联军随后攻陷长安,司马颙、司马颍避入南山。

  祁弘所部鲜卑军野性大炽,劫掠长安十数日,杀二万余人,东海王等竟不能遏止。

  司马越见长安残败不堪,遂保惠帝退还洛阳。

  成都王司马颖则从华阴东退,经武关南下,最终出于新野。

  镜头转换,襄阳城中,荆州刺史府。

  荆州刺史刘弘闻说成都王败归新野,派人严密监视,恐其召集旧部,扰乱荆州。

  时隔未久,刘弘病笃。乃将长子刘璠及江夏太守陶侃唤至榻前,嘱托陶侃。

  刘弘:成都王返归新野,近于襄阳。广陵相陈敏屡使钱端寇略本境,只是众心未附,未成大患。但若奉成都王为主,则荆州危矣。我已病笃,今将子刘璠托公辅之。卿宜于此时发兵击之,不然必养成大祸。

  陶侃:明公毋需忧心,末将谨然领诺,定不负将军所嘱。

  于是顿首告辞而出,便遵刘璠为帅,自为先锋,引兵五万出屯河口。

  刘弘犹不放心,又使南平太守应詹,督水军二万以为后援。战船遮江,直趋广陵。

  镜头闪回,补叙陈敏之事。

  陈敏当年募兵以平石冰之乱,自谓功高盖世,但只被天子封为广陵相,于是心怀不满,便生异志。复闻晋惠帝被张方劫至长安,四方互相交战,陈敏便有割据江东之意。

  其父知之,劝而不听,大怒道:灭我家族者,必此逆子也!

  遂断其往来,不复与父子相称。

  东海王司马越讨伐豫州刺史刘乔之时,起用陈敏为右将军、假节、前锋都督。

  陈敏带兵与司马越会合,击败刘乔于萧地,便求东返,收集兵卒,据守历阳。

  此后因见关中东海王、范阳王与成都王、河间王捉对厮杀,朝廷无暇东顾,故此召集一班旧部,商议就此扯起大旗,占据历阳造反。

  时逢中常侍甘卓从洛阳致仕回乡,陈敏欲攀其为助,闻甘卓有女,于是请人为媒,诣甘府说合,欲娶甘卓女与子陈景为妻。

  甘卓谓陈敏非同常人,于是许以和亲。

  陈敏得与甘卓结亲大喜,于是便请甘卓假传皇太弟司马颖矫诏,自封为扬州刺史,都督江南诸军事。矫诏既成,下达于群僚诸将,部下皆都信以为真。

  永兴二年十二月,陈敏自封都督江东军事、大司马、楚公,封十郡,加九锡,列位上尚书。并假称暗受天子诏命,从沔水、汉水北上,欲迎惠帝南下。

  为争取江东贵族支持,陈敏私刻玺印,假称天子诏命:授职顾荣为右将军,贺循为丹阳内史,周玘为安封太守,其余豪杰名士等四十余人,皆为将军、郡守。

  顾荣等为保家族,只得表面接受任命。惟有贺循佯作狂颠而免,周玘则称病不至。

  陈敏疑其不愿为己所用,于是欲尽诛之,谋于近臣。

  顾荣谏道:将军神武,乃不世出之英雄,若能信任君子,散芥蒂之怀,塞谗佞之口,则上方数州传檄而定。若先杀名士,大业终不能济。

  陈敏乃止其议,于是遣弟陈恢,率钱端等向南占据江州,江州刺史应邈逃至弋阳。

  又使弟陈斌东略吴地诸郡,并驱逐扬州刺史刘机,丹阳太守王旷等,尽占吴越之地。

  陈昶亦是陈敏之弟,不喜门阀大族,因向兄长密谓:顾荣等人怀有二心,宜尽诛之。

  陈敏:弟不闻得人心者得天下!若杀名士,则人心散矣。

  于是不听。陈昶懊恼,便自率精兵数万据守乌江,不再听从兄长调遣。

  陈敏起兵反叛,自有朝廷细作报至洛阳。惠帝闻奏,命张光为顺阳太守,率兵三万来伐。

  闪回结束。朝廷大军未至,荆州兵马先发。

  陶侃奉荆州刺史刘弘之命,引领大兵五万,西出荆州平叛。

  刺史府中,征伐大军方出,便有左右近侍向刘弘进言:陶侃与陈敏同乡,且又同岁,交情非浅。今明公以其为将,委以重任,倘陶侃与陈敏合谋,则江淮俱失,荆州无复有东门矣。

  刘弘怒道:岂有此理。陶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