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集 刘琰受禅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镜头转换,按下魏国,复说东吴。

  丁奉救蜀不及,只得引兵归还。吴景帝曹休遂命陆抗为镇东大将军,领荆州牧,守江口;左将军孙异守南徐诸处隘口;又沿江一带屯兵数百营,以丁奉总督以防魏兵。

  孙休可谓明君,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不但保有国土,且促进东吴繁荣。永安五年八月,册立朱据之女为皇后,孙单为太子,大赦天下。

  左将军张布掌管宫内官署,丞相濮阳兴执掌军国大事。二人互为表里,群臣失望。

  吴永安六年五月,交趾郡吏吕兴谋反,杀太守孙谞,派使者求附魏国,魏帝从之。如此以来,孙吴便完全处于魏国包围之中。

  永安七年二月,吴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征西将军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军围困巴东守将罗宪。魏国派胡烈率步骑二万侵犯西陵,以救罗宪之围,陆抗等率军退还。

  七月,景帝孙休重病,诏命左将军张布、丞相濮阳兴入宫,托孤太子孙单,继而驾崩,年仅三十岁。诸臣请改立长君,濮阳兴和张布违背景帝意愿,迎立其侄孙皓为帝。

  孙皓即位之后,却借口处死二臣,并夷三族,景帝遗孀朱皇后及故太子孙单也被逼死。

  魏咸熙二年八月辛卯日,晋王司马昭病危,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马荀顗及诸大臣入宫问安,司马昭口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终年五十五岁。

  魏帝曹休命以王礼厚葬,将司马昭葬于崇阳陵。司马炎即晋王位,封何曾为丞相,司马望为司徒,石苞为骠骑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谥父司马昭为文王。

  司马炎当夜梦有神仙入宫,于榻前告曰:卿非司马昭之子。尔真实身份,乃故汉献帝、山阳公刘协重孙,今山阳公刘康之子。有双胞兄刘瑾在世,与你相貌一致,故常居山中,不肯示人以真实面目。若是不信,可密至云台山药王庙寻之,比照之下,便知真假。

  司马炎惊问:仙长何人?

  神仙答道:某乃真定黄公山上修行散仙,左慈是也。今奉你曾伯祖故刘辩之命而来,命你再受曹魏之禅,以复汉室。但朝中魏臣最多,不可复用汉朝旧名,只以晋为号可也。

  说毕转身出门,悠忽不见。司马炎醒来,唯见清风明月在天。

  司马炎本有篡逆之心,梦中听得自己光明正大来历,如何不喜?于是连夜召贾充、裴秀入宫问道:曹操曾云,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果有此事否?

  贾充答道:曹操世受汉禄,恐人议论篡逆之名,故出此言。乃明教曹丕为天子也。

  司马炎道:既如此,孤之父祖,比曹操何如?

  贾充已明其意,奏道:宣王、景王为国累建大功,布恩施德,天下归心久矣。文王并吞西蜀,功盖寰宇,又岂曹操之可比耶?

  司马炎笑道:如此说来,曹丕尚可绍继汉统,孤岂不可绍魏统?

  贾充、裴秀二人再拜奏道:殿下之意,臣知之矣。

  次日司马炎率领众臣,带剑入宫,无人敢阻。曹奂见晋王忽至,慌忙走下御榻而迎。司马炎自顾落坐,说道: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何不让有才德者主之?

  曹奂大惊,口噤不能答言。黄门侍郎张节喝道:晋王之言差矣!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并非容易得此天下;今天子有德无罪,何故让与人耶?

  司马炎怒道:小小侍郎,知道个锤头!此江山社稷,乃大汉江山,刘氏社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立魏王,篡夺汉室。我祖父三世辅魏,得天下者,非曹氏之能,实司马氏之力,此事四海咸知。曹丕可代汉禅,我岂不堪替献帝讨回公道,以绍魏之天下乎?

  张节欲辩,司马炎伸手夺过武士手中金瓜:你休再费口舌,料也说不出新鲜话来!

  照着顶门,就是一瓜。啪嚓一声,便似漏勺,花红柳绿,死尸登时倒地。

  曹奂见此惨状,魂飞魄散。忽想起山阳公故事,即唤门外贾充、裴秀进入,吩咐道:令人将张节厚葬了罢,侍君半生,也怪不易。我曹家和司马家事,何必他来多嘴?卿等可选吉日,某便照当年汉献帝故事,禅位与晋王。只望晋王许某亦做富家翁去,便是无上恩典。

  当下君臣皆笑,各各欢喜。于是选定十二月甲子吉日,魏主曹奂亲捧传国玺,立于坛上,大会文武,禅让帝位于司马炎,实为献帝重孙刘琰也。

  禅让礼毕,曹奂下坛,具公服立于群臣班首,引众官行三拜九叩大礼,参拜新君。

  司马炎端坐于坛上,令贾充宣读诏书:汉建安二十五年,魏受汉禅,已经四十五年矣;今天命在晋,司马氏可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封曹奂为陈留王,出就金墉城建国;食邑万户,宫室安于魏旧都邺城,准予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效魏国初期制度。上书不必称臣,受诏勿须赞拜。钦此!

  曹奂未料如此待遇,较当年山阳公尚有过之,于是高呼“万岁”,雀跃登车而去。

  太傅司马孚哭拜于曹奂车前,说道:臣身为魏臣,终不背魏。

  曹奂令人扶起,说道:风水轮流转,三十年一变。你是曹魏之臣,又是司马家人,妙极,妙之极矣!我们再会罢,请老先生到邺城作客,我请你上铜雀台饮酒吟诗,岂不是好?

  司马孚老泪纵横,台下群臣则掩口而笑。

  司马炎见叔祖如此,哭笑不得。即封司马孚为安平王,子司马望为义阳王。诏告天下,国号大晋,改元为泰始元年,大赦天下。追谥祖父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生父司马昭为文帝,立七庙以光祖宗。

  曹魏遂亡,自曹丕代汉,四十六年国祚。

  司马炎既承帝位,来日设朝,计议伐吴之策。

  镜头转换,按下晋代魏禅,复说东吴。

  孙皓继立吴君,在建业石头城布告天下:追谥父孙和为文皇帝,尊母何氏为太后,加丁奉为右大司马,次年改为甘露元年。

  画外音:不知与汉宣帝及魏国弑帝曹髦使用一般年号,是何用意?

  孙皓为人凶暴,酷溺酒色,又宠幸中常侍岑昏。凡是历代亡国之君所好,无不为之。因诛灭拥立功臣濮阳兴、张布三族,由是廷臣缄口,无人敢谏。

  又自觉甘露年号不吉,复改宝鼎元年,以陆凯、万彧为左右丞相。

  孙皓不喜建业,独爱武昌,大兴土木作昭明宫。令镇东将军陆抗屯兵江口,以图襄阳。

  晋主司马炎未及发兵南征,忽闻东吴大将陆抗寇略襄阳,勃然大怒,诏命都督羊祜率兵拒之。自是羊祜镇守襄阳,甚得军民之心,减戍逻之卒,用以垦田。

  字幕:羊祜,字叔子,兖州泰山郡人。上党太守羊衜之子,汉末才女蔡文姬外甥。

  羊祜初到襄阳之时,军无百日之粮;及至末年,库有十年之积。因知陆抗足智多谋,只自守疆界,候其国内有变,寻机图取。

  吴主孙皓迁都武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