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集 司马夺政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有人闻辛、鲁二人此语,以为是甚密谋,报与司马懿知道。司马懿遂召辛宪英至府,问道:汝因何断定,某定会不诛令弟辛敞?

  辛宪英从容答道:天下事情不能预知。但以我判断,太傅发动兵变以废大将军曹爽,是被逼而为,并非图谋篡逆。明帝驾崩之前,曾把太傅手臂嘱咐后事,朝中人士无不记忆犹新。曹爽与太傅同受顾命,但独专权势,骄奢行事,对王室可谓不忠,于人伦亦谓不正。故某知太傅此举,只不过是要诛除曹爽耳。我弟不是曹爽亲信,虽附骥尾,不会受其连累也。

  司马懿听罢,大为赞叹:辛佐治有女如此,可以无憾矣。

  由此开始属意于其夫羊耽,渐为提拔重用。

  镜头转换,大乱之后,万象更新。

  曹爽一党既遭灭族,魏主曹芳便封司马懿为丞相,令其父子三人同领国事。魏国大权落于司马懿父子手中,魏武皇帝曹操当年所做“三马并曹”之梦,至今果成现实。

  嘉平元年十二月,诏命加九锡,朝会不拜,司马懿固辞,帝不允。

  二年春,又命给司马懿在洛阳立庙。洛阳庙成,丞相司马懿随之患病不起。国人皆谓生人不得享死者之祭,而导致此病。从此司马懿不任朝请,只在府中养病。

  司马懿既诛曹爽,满朝文武皆无怨言,惟有司空王凌不满。乃与其内侄令狐愚商议,图谋废黜曹芳,诛杀司马懿父子,再立楚王曹彪为帝。

  不料尚未行动,令狐愚便忽然暴亡于家中。王凌哀叹时运不济,只得宁耐。

  为司马懿立庙之后,魏帝曹芳又下诏褒奖并州刺史郭淮,进封为阳曲侯,食邑共二千七百八十户。朝廷又分出三百户,封其一子为亭侯。

  司马懿自觉病重,乃杀戮过重所致,遂请旨出榜晓谕:曹爽门下尽皆免死,有官者照旧复职。军民各守家业,内外安堵。何、邓二人死于非命,至此果应管辂之言。

  自此魏国朝中曹氏宗室力量日渐薄弱,司马氏完全掌握大权,控制朝政,并逐步消灭支持曹氏势力,便为日后司马炎代魏立晋,奠下根基。

  嘉平三年正月,司空王凌屯兵寿春,请求朝廷拨付兵马十马,出兵征讨东吴。

  司马懿知其欲为曹爽报仇,不令增兵,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又重施往年擒杀孟达故技,先下诏赦免王凌之罪,写信抚慰,但不久大军突至。

  王凌自知势穷,独自乘船迎接司马懿大军,并派属官王或送上印绶、节钺。

  司马懿军到武丘,王凌拜道:某若有罪,公用半片竹简召回即可,何苦亲自前来?

  司马懿笑道:因君非折简之客也!

  即命部将司马纯率六百人马,将王凌解送洛阳,密嘱途中扎营项城贾逵庙,如此如此。司马纯领命,带兵押解王凌去了。

  这日到达项城,司马纯因见天色已晚,遂命于贾逵庙前就地扎营。因王凌位列三公,故不监禁,使其独居一营,门首使一百军守之。

  王凌知道司马纯乃司马懿宗侄,便向其讨要钉棺材之长钉,试探司马懿是否欲杀己。

  因有司马懿临行所嘱,司马纯毫不犹豫,命手下找来棺头之钉送之。王凌知己必死,在贾逵庙前大呼:贾梁道!普天之下,只你知我乃大魏忠臣也!

  遂将旧部掾属唤至帐中,说道:某今年近八十,孰料竟然晚节不保,身名俱裂!

  于是饮药自尽。司马纯见王凌自尽,将其就地草草掩埋,使人飞马报与丞相司马懿。司马懿此时已进军寿春,接到司马纯之报,即檄命参与王凌之谋者皆来自首,便可免罪。王凌部下见说,皆指认同谋者,且牵涉到楚王曹彪。

  司马懿推知其事,令凡牵连在内者,一律诛灭三族。又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坟墓,剖棺暴尸三天于市,后烧其印绶、官服,埋于土中。

  最终又逼楚王曹彪自尽,并趁机将曹魏宗室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其互相交结往来。至此便借王凌事件,将曹氏宗族全部罢废。

  这一日,父子三人正在厅中闲话,司马昭忽然想起一事,乃对父亲说道:诸曹夏侯,尚有夏侯玄守备雍州等处,乃系曹爽亲族,倘骤然作乱,如何提备?必当妥善处置。

  司马懿大悟,即遣使前往雍州,命取征西将军夏侯玄赴洛阳,其职由郭淮代之。时有夏侯玄叔父夏侯霸正在渭南大营,听知此信大惊,便引本部三千兵造反,投汉中来降姜维,先使人入汉中蜀营,持书通报。

  姜维闻报,尚不敢相信,令人体访得实,方教夏侯霸入城。

  夏侯霸拜见已毕,哭告司马懿屠害曹氏之事。

  姜维道:昔微子去周,成万古之名;公能匡扶汉室,无愧古人也。

  夏侯霸闻言痛哭道:某安敢比于古人先贤!我家世为魏国宗室皇亲,高祖武皇帝乃某之族叔也。若非司马懿逼迫,免于阖族死无噍类,某安肯背魏以降敌国耶?

  姜维逊谢,遂设宴相待,次日引夏侯霸来至成都,入见后主。

  后主闻是妻舅来投,遂破例召见,并赐座与谈,君臣尽欢。又问其家族中事,夏侯霸将被司马懿灭族惨状哭诉,后主亦为之叹息。

  姜维见后主顾念新亲情,遂乘机奏请即以夏侯霸为向导官,克服中原,重兴汉室:以报陛下之恩,终继丞相之志。

  后主闻奏,即问道:终继相父之志,固然是好。然则相父六出祁山,究竟大业未就,壮志未酬,遗恨千古。卿有何策,以复中原?

  姜维奏道:“臣久居陇上,深知羌人之心;今若结羌人为援,虽未能克复中原,自陇而西,可断而有也。

  后主道:卿既欲伐魏,可尽忠竭力,勿堕我蜀汉锐气,以负朕命。

  姜维领敕辞朝,同夏侯霸径到汉中,因道:可遣使去羌人处通盟,后出西平,进雍州。先筑二城于麹山之下,令兵守之,以为掎角之势。我尽发粮草于川口,次第进兵。

  夏侯霸领诺,依计筹备。姜维令驿人发檄各处军营,三日之间,镇北将军廖化引军先至。姜维大喜,亲与夏侯霸接出帐外,执其手道:与公一别,五六年矣。当年随丞相同出祁山之时,公意气风发英华正盛,今亦鬓发斑白矣。

  廖化笑道:谁说不然?公亦如此。

  姜维向廖化介绍夏侯霸,三人进帐叙不犹豫,命手下找来棺头之钉送之。王凌知己必死,在贾逵庙前大呼:贾梁道!普天之下,只你知我乃大魏忠臣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