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连环妙计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董卓见众官不似往日,又不来拜接,觉出大事不好,遂命车驾返回,便要出宫。

  王允见到董卓举止有异,知道已被他看破,遂奋臂大呼:反贼至此,武士何在?

  门侧应声转出李肃,率亲兵百余上前。董卓大叫:李肃,何敢如此无礼!

  李肃不答,亲手持戟挺槊,飞身而至,直刺董卓。百余亲兵呐喊起处,已将董卓所带二十个近卫军士尽皆屠戮,目不暇接,旋踵即灭。

  董卓虽然身穿重甲,难当李肃武艺绝伦,只三两槊,已被刺伤左臂,鲜血涌出。

  李肃复一槊杆,将董卓打下车来,滚倒于地。

  董卓不由魂飞魄散,情急大呼:我儿奉先何在,快来救我!

  吕布听到董卓呼唤,即从车后健步向前,厉声叫道:吕布奉诏讨贼!

  话落戟出,直刺董卓咽喉。董卓待要喊叫,颈上早多了一个血窟窿,眼见不能活了。李肃窜上一步,早割了董卓首级在手。

  满朝重臣皆在,见董卓已死,无不欢呼雀跃,齐唱《千里草》童谣,宫内鼎沸。

  王允见此,遂命吕布赍持董卓首级到北掖门,向西凉铁甲军宣诏:奉诏讨灭贼臣董卓,夷其三族,其余协从不问!

  西凉将士见吕布已降了王允,哪里还敢反抗?闻诏皆呼万岁,哄地一声,尽行散去。

  王允又令吕布,前往郿坞抄斩董卓全家,收降西凉部卒;并令李肃擒拿李儒,阖家满门绑缚赴市曹,尽行诛斩。自己则率文武群臣至未央宫,向皇帝复旨,报说董卓伏诛。

  镜头转换,李肃引军穿街过巷,冲向李府。

  李儒前在伍孚全家被斩之时,已知董卓得罪满朝文武,势必难久;又见太师独宠美人貂蝉,久居郿坞,渐渐不从己谏,于是托病在家,极少上朝。

  此时忽被李肃领兵冲入,将全家绑缚押赴法曹,倒也早在意料之中,并不惊慌失措。

  待至押到市曹,临刑之时,李儒转头面向老母,喟然叹道:儿固知必有今日,虽死无憾;不想却连累老母,是谓不孝之人。

  其母闻听此语,恨声不绝,引颈待死。

  画外音:可叹李儒满腹经纶,计变百出,却因跟错主人,导致满门遭戳。亦是其逼勒少帝,欺凌太后,计令吕布发掘汉室皇陵,造孽太过之报。是日将其全家六十余口,尽斩于市曹。汉末三国期间,虽然谋士如云,但李儒是谓第一出场,也是最早谢幕者,在此申明。

  镜头转换,未央宫中。

  王允率领群臣拜倒丹坍,奏说董卓已经伏诛,自请擅杀大臣之罪。

  献帝忽闻董卓被杀,这一喜非同小可,连日缠身病症一扫而光,浑身轻快,如除遍体芒刺。遂即下诏,敕封一班除贼有功之臣:封王允为太尉,录尚书事,总领朝政;吕布任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其他除贼有功大臣,士孙瑞、郑公业、杨瓒等一并升迁;并遣大臣张种出朝,前往抚慰当日参与讨董山东诸侯。

  王允由此总揽朝纲,终得展其宏志。

  不一日,温侯吕布回京还报:已将逆贼董卓老母及全家正法,抄没家产不计其数,与太尉义女貂蝉,一并搬取回来,请令定夺。

  王允: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一般贼党,今在何处?

  吕布:四贼闻知董卓伏诛,便引飞熊军三千,连夜奔回凉州去了。

  王允:暂时便宜彼等,异日待我奏明天子,派兵讨伐。命将抄没资产入于公库,选择吉日,使将军与我义女貂蝉完婚,此为大事。

  吕布称谢,又拜温侯玺印,升官娶妇,连逢双喜。遂与貂蝉终成眷属,自是快意,但想到此位师妹早已失身董卓,满朝皆知,心中不免耿耿。

  貂蝉看出丈夫心事,也不说破,谨依师父骊山老母叮嘱,依旧以媚术迷惑吕布,再以婢女侍寝,自己仍保处子之身。吕布哪里知道其中关窍?可怜始终处于梦中。

  王允成全吕布与貂蝉成婚已罢,命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以舒民愤。

  董卓极其肥胖,全身都是肥油脂膏,看尸军士便以火捻置其脐中为灯,致使膏流满地,其火昼夜不灭。百姓路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可见其民愤极大,恶贯满盈。

  画外音:李傕、郭汜等虽逃,董卓之弟董旻、侄子董璜时在京师,逃走不及,皆被李肃带兵围府斩杀,不分老幼,不曾漏网一个。所收董氏家产,连同郿坞城中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

  镜头转换,洛阳城中,吏民同庆。

  太尉王允下令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侍中蔡邕时在府中,接到宫中内侍传报宴会柬帖,听说董卓伏诛,不由叹道:我是董太师礼聘回朝,那王允又素日与我不和,此番恐怕难以幸免。

  遂写书一封,遣蔡七速到玄都观史道长处投书,自己则乘轿出府,去赴庆功之宴。

  王允大会群臣,席间说起谫除董卓一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在座百官,无不奉承。

  蔡邕却将酒杯一推,叹息自语道:董太师固然当斩,然尽夷三族,不亦过乎?

  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众官皆闻,无不惊骇。

  王允闻言大怒,脸上变色,厉声叱道: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夷灭伍校尉全家之时,公何不言!汝为汉臣,不为国庆,反为贼叹,何也?

  蔡邕叹息未了,即已猛醒。见王允厉言相斥,急离座谢罪:邕曾蒙董卓知遇之恩,不觉妄言,愿公见谅。今愿纳还官诰,回家为民,但求留下此身,使我续成汉史。

  众官怜惜蔡邕之才,听他认错,尽皆图救;太傅马日磾起身离座,亦为求情。

  王允在盛怒之下,不听众官及马日磾之劝,命道:公等休言。若使其续成汉史,则不知怎样诋毁我与在座诸公也。来人!将蔡邕速下狱中缢死,留其全尸,不谓残苛。

  满朝士大夫闻者,尽为蔡邕叹息流涕,议论纷纷。

  王允事后亦知蔡邕罪不及死,因此后悔莫及。

  镜头转换,按下蔡邕,再说蔡七。

  蔡七领命,骑上快马出城,来到玄都观中,向史子眇道长呈上家主书信。

  史子眇拆书观道:前承道长所托,护送少帝归京,今已两载有余。中逢大变,少帝被害,蒙道长以法力救之,实有大功于社稷。今董卓伏诛,王允力挽倾覆,但未必能安扶庙堂,兴复汉室。今外有西凉之兵,公孙瓒、袁绍、袁术、陶谦、刘表等割据关东,刘焉独据益州,皆有吞州并土之心。道长执掌伏龙令牌,以之号令天下英雄,以复兴汉室,其在此时乎?少帝卧藏于帝侧,迟早为人所用;邕背负卓党之名,不为王允所容,死在顷刻。特请道长送少帝出京,至泰山郡守诸葛珪处,待英雄出世相佐,方可中兴汉室,平复天下。

  史子眇观罢来书,已知就里,遂打发蔡七回府,自来寻找少帝刘辩。当时明月在天,展开脚下轻功,道家妙术,穿林度涧,不一刻来至北邙山麓,眼前现出一片陵墓。

  镜头闪回,四年之前。少帝刘辩及唐妃自从诈死,被葬于权阉赵忠之墓。三日之后醒来,便以陵墓作为藏身之地,在胡车儿及臧霸陪伴之下,开始墓中隐居生活。

  那赵忠生前穷奢极欲,所造坟茔占地百余亩,地宫之内一应生活设施齐全,远离城镇人烟绝少,倒也是个极肃领兵冲入,将全家绑缚押赴法曹,倒也早在意料之中,并不惊慌失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