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颜良文丑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少年笑道:某正在草丛中睡觉,听闻金鼓声响,这才惊醒。我道是发生甚事,原来是两军交战,倒也好玩。你二人一追一逃,都是何人?

  公孙瓒答道:我乃幽州刺史,更兼冀州牧公孙瓒是也。追我者是河北名将文丑,我都不是他对手,小将快快闪躲,不要枉送了性命。

  那小将问得明白,哈哈一笑,放过公孙瓒,拦住文丑,挺枪便刺。

  文丑大怒,与那小将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公孙瓒按枪驻马观战,心下暗暗称奇。

  正在激战之时,公孙瓒部下救军到来。文丑心慌,拨回马头而去,那少年不追。

  公孙瓒获救,细看那少年面貌,见其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并不认识。于是谢过救命之恩,并问少年姓名。

  少年欠身答道:某乃常山真定人,姓赵名云,字子龙。

  公孙瓒:我闻好友刘备说过,有个黄公山道童赵云,鬼谷门左慈仙长门下,可是小哥?

  赵云:不是我是谁?将军既是刘玄德好友,看来我倒未救错人也。

  公孙瓒:未知小哥何来,到此战场何干?

  赵云:今奉师命下山,来投扶危报国之人,以图建功立业。

  公孙瓒:未知欲投哪个?

  赵云:因某家乡常山县,本在冀州袁绍辖下,遂先往投之。但那袁绍只喜他帐下颜良、文丑,轻视于某。兼且袁绍虽是名臣之后,世受汉室大恩,却无忠君救民之心,某故特弃彼而投白马将军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

  公孙瓒大喜,遂命鸣金收兵,与赵云一同归寨,整顿甲兵预备再战。虽得猛将赵云,但不知心腹,却也不肯重用,升帐派军之时,令其另领一军在后。

  次日两军会战,袁绍亲率大队掩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合击。

  只一个文丑,公孙瓒便即抵敌不住;今又添猛将颜良,如何当得?于是又败。亏得后军赵云拦住,力保公孙瓒杀透重围,一口气逃到蓟县,在县城东南另筑小城自守。

  袁绍见公孙瓒逃了,遂派部将崔巨业率兵攻打故安。由于久攻不下,军中粮食将近,崔巨业只得解了故安之围,引军南归。

  公孙瓒探知故安激战,引军而出,在巨马水追上崔巨业,杀其八千余人。复又乘胜追击,却在龙凑遭遇袁绍主力,双方战成势均力敌。

  几场乱仗下来,赵云本是兵家之祖左慈门徒,甚么不晓得?

  因见公孙瓒有勇无谋,便有些犹疑;又见其和袁绍皆是一般人物,只蓄割据私心,并无扶保汉室之念,因此不由大悔,遂萌去志。思虑再三,却怕落个轻易去就名声,只得按耐。

  镜头转换,按下江湖,复说朝廷。

  关东诸侯自相混战,早有探马报到京都长安。

  董卓闻报大喜,再无顾忌,愈加把揽朝政,作威作福,上欺献帝,下压君臣。大臣一言不合其意,轻则罢官,重则满门遭诛,朝堂之上人人凛然自危。

  大臣们皆惧董卓如同蛇蝎,倘若次日上朝,头天夜间定要向家人永别,做好遭诛被杀打算。若能平安散朝归府,即阖家欢庆,犹如过节。

  于此单说司徒王允,只因位列三公,渐以国事为任,便欲背离董卓,除此国贼。但却苦思无计,又惧吕布勇猛难敌,不免每日散朝归到府中,不是眉头紧皱,便是长吁短叹。

  夜深月明,王允辗转难眠,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观月,沉吟灭贼扶汉之计。

  正在无计可奈,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轻轻叹息,其声惊魂动魄,不知是何人所发。王允心下惊异,潜步窥之,却见是义女貂蝉在园中捻香拜月,一边幽叹不止。

  字幕:貂蝉,本名任红昌,关中临洮人,出身寒门。

  镜头闪回,叙述貂蝉来历。

  汉灵帝末年,因受十堂侍之惑,命天下各县郡选拔秀女入京,以充后宫。

  圣旨下达临洮县中,县令命遍查四境,寻其妙龄貌美,且未曾许字人家者上报。数日之后,差役还报:查知县郊二十里外任家堡,有名任红昌者,年方二八,正当其选。

  县令闻报,便令差役:命当地里正传令任红昌之父,送女入衙。

  任父听里正传话,知道是朝廷圣旨选秀,知道违逆不得,只好送女入县,以备检选。

  县令陡然见到任红昌,观其明眸皓齿,美艳不可方物,不由如获重宝。即问任红昌之父:可愿送令媛入宫,以救我全县未婚少女?倘若愿意,可获朝廷恩赐万钱。

  任父家贫,妻子又常年卧病在床,哪里养得女儿起?且闻入选秀女之家,可获朝廷恩赐万钱,便能为老妻治病抓药,也就只得忍痛允了。

  县令大喜,即在州郡选秀鳞册上填写“临洮任红昌”五字,呈递入京;又令四个年老差役,备一辆五香车儿,将任红昌打扮齐整,又命夫人随身使唤丫头灵儿相伴,送去京师。

  衙中差役不解,因问县令:此许朝廷选秀之事,也属寻常,太尊何必如此郑重其事?

  县令叹道:你哪里知道!依照天子旨意,着关中各县检选秀女,以资质为准。若上等姿色者,每县百人;出类拔萃者,亦需十人;唯有绝色佳人,一人便可过关。任红昌这般天姿国色,世间绝无其对。只此一人,便可免我县中多少好女儿家人离散,可谓功莫大焉。

  差衙听罢,嗟讶不止,又赞叹县尊大人为民着想,实为难得好官。

  县令由此以为万事大吉,终于放下心来。

  未料三日之后,忽见一人奔回县衙,正是那四个护送公人中一个,浑身是血,惶急报说:太尊,大事不好!那美人任红昌,香销玉殒了也。

  县令心中打一个突,急切问道:到底发生何事?其余三人及那丫头灵儿,因何不见?

  公差:那三个俱都死了,灵儿随那任红昌去了,只剩我一个,回来报丧。

  县令知他恐怖过甚,因此语无伦次,于是命令书童倒来一杯香茶,让公差坐下喝了。然后温言问道:你且休慌,慢慢讲来。

  公差喝毕杯中香茶,这才稳住心神,再喘息片刻,然后叙道:我等行经骊山脚下,正是黄昏时分,却遇十几个贼徒,头裹黄巾,拦路截住。我们四个,有两个人去与他说理,被一刀一个,皆斩落悬崖之下。夫人使女灵儿甚是决绝,抱着秀女小姐跳出车外,也落于万丈崖下,尸骨难寻。另有一个同伴,腿脚倒是利落,扔下车儿就跑,还没走出十几步,便被黄巾贼寇一箭给射杀了。某因胆小,趁乱滚下山坡,逃得性命回来,报与太尊大人!

  县令听了,一时呆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思索半晌,只得写下奏表,令人送去长安郡府,请郡守遣人去骊山深谷中寻找;一边再令人打探县中,可还有其他绝色美女。

  镜头闪回,骊山深谷。

  任红昌被灵儿从车中抱出,摔下山崖,连惊带吓,立即昏死过去。醒来之时已是深夜,只见四周巨树参天,空中一轮明月,其寒如冰。

  又觉身下有异,低头看时,不由叫一声苦,又道万千之幸。

  只见陪侍丫头灵儿替自己做了垫子,已经摔成一团肉酱,血肉模糊,五官不辨。自己虽然得了性命,但也多处折损,身受重伤。

  任红昌欲哭无泪,心想虽然未曾摔死,但身处深谷绝壁,也就只好等死,无论爷娘兄弟,还是闺中姊妹,今生今世是不能再见的了。

  正在胡思乱想,自怨自艾之际,忽听林中有人说话,乃是一个女子声音:师妹你瞧,怎地那边地上,似是坐着一个女子?

  又听另外一个emsp; 次日两军会战,袁绍亲率大队掩至,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合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