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集 曹节诛武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窦太后览奏不悦,说道:此翁老矣,因何容不得几个宦竖!

  百官闻说此奏,则无不震惊。

  镜头转换,灵帝即位当年五月,京师发生日食。

  窦武便借天象生变为由,认为群阴剥阳之兆,先下手诛杀中常侍管霸、苏康;还要诛除曹节等人,乃奏请太后允准,窦太后犹豫未决。

  迟至八月,刘瑜寄书大将军窦武、太尉陈蕃,提醒立即动手,以防意外之变。

  窦武警醒,遂罢免黄门令魏彪,以小黄门山冰代之,并将长乐尚书郑飒关进北寺狱。

  陈蕃建议立杀郑飒,窦武不从,命山冰等人审之,供辞连及曹节、王甫等宦官。窦武大喜,欲再加追审,将其余党一并上奏收捕。

  是夜窦武归府住宿,将奏疏草稿遗落宫内省中。宦官朱瑀暗探消息,见到案上所写奏章,不由大惊失色,破口骂道:宦官放纵非法,当然该杀。我等何罪,何以非要一起族灭?

  因此回到内宫,立即召集亲信长乐从官史共普、张亮,并强壮宦官十七人,扬言大呼:陈蕃、窦武奏请太后废帝,大逆不道!

  曹节听说,惊慌失措,于是挟持灵帝,关闭宫门,胁迫尚书官属写诏,任命王甫为黄门令,持节到北寺狱收捕尹勋、山冰等人。

  山冰不受诏旨,欲要反抗,王甫乃杀山冰、尹勋,并释放郑飒。接又劫持窦太后,夺去玺书,并使郑飒等持节带兵,前去收捕窦武等人。

  窦武见事不妙,急驰入步兵营,射杀使者,召集北军数千人,屯于都亭,对军士下令道:黄门宦官反叛,挟持帝后。尔等只管尽力诛杀叛贼,皆有封侯重赏。

  王甫既然夺到玺印丹书,便即矫诏,令少府周靖行车骑将军,假节。复闻当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刚刚率军回师,便命其与周靖率五营军士,讨伐窦武。

  张奂见有天子符节及太后玺书,因不明真相,便为宦官所用。

  当天深夜,王甫率领虎贲、羽林、厩马刍、都侯、剑卓戈士,共一千多人,出屯朱雀掖门,与张奂部队会合。次日早晨,两军对阵于禁阙之下。

  王甫见手下军士逐渐增多,信心大增,命周靖对窦武部下军士喊道:窦武造反,是属灭族之罪。你等都是禁兵,应当保卫宫省,为何随其反叛?念你等被骗无知,先投降者有赏!

  营府军士素畏宦官,又不明真相,于是闻声而降。未到中午,窦武手下军兵几乎散光。

  最后窦武被围,眼见求生无望,只得自杀,被枭首于都亭。由是王甫挥兵大索,将窦武宗亲、宾客、姻属全都杀害,家属流放日南郡。

  窦太后此时权柄尽失,也被软禁于云台。回想此事皆因自己迟疑不决引起,后悔不及。

  窦武暴尸街头,群臣避之不及。只有胡腾曾任大将军府掾属,独为窦武殡敛行丧,因此也被禁锢。窦武之孙窦辅,后经胡腾与令史张敞竭力帮助,终于得以生还。

  曹节闻说既杀窦武,又发太后矫诏,明定其谋逆大罪。

  陈蕃听说变乱陡生,率领属官及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振臂高呼:大将军忠诚卫国,宦官造乱,怎反说窦氏不守臣道?

  王甫时从宫里出来,听到此语,斥责陈蕃:先帝刚刚去世,陵墓还未修成,窦武有何功劳,兄弟父子三人封侯?另私纳宫女多人,饮酒作乐,一月之内搜括财富亿计。大臣如此,是谓臣道乎?公乃国家栋梁,带头徇私枉法,结成朋党,扰乱朝纲,有何面目在此贼喊捉贼?

  于是命令禁军,立刻逮捕陈蕃。

  陈蕃拔剑大喝:我乃三世老臣,三公首辅,哪个敢来拿我?

  兵士闻此,不敢靠近。王甫于是再调禁卫,尽捉陈蕃徒众,关进北寺狱中。

  宦官随从骑士对陈蕃又踢又踩,骂道:死老鬼,你今自身难保,还能裁减我部众,剥夺我额外收入乎?

  陈蕃满脸流血,一声不响。由是当天杀害,家属流放比景,宗族、门生、部属免职禁锢。

  陈留人朱震时为铚县令,听到消息,弃官前往洛阳,收葬陈蕃尸体,并将其子陈逸藏在甘陵境内。事情被人发觉,朱震被捕入狱,全家皆被关押。

  朱震受尽严刑拷打,宁死不说逸的去向,陈逸因而得以逃脱。

  画外音:陈蕃幼时所发“大丈夫当扫除天下”雄心壮志,由此悲壮结局。后世亦有人云:“一屋不扫,则何以扫天下?”恐此翁地下有知,亦当无言可对。

  字幕:便在陈蕃、窦武悲壮谢幕之际,正有一颗军政新星冉冉升起。

  镜头闪回,董卓登场。

  字幕: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父名董君雅,曾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

  董君雅在颍川任期间,生下董卓、董旻二子,故此分别取表字为仲颖、叔颖。

  董卓随父离职返回家乡,喜爱行侠仗义,曾到羌人部落游玩,与诸多羌人首领结交。在家耕种期间,羌人首领前来看望,董卓则杀耕牛款待。

  羌人首领非常感动,回去后凑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给董卓,以为报答。

  董卓成年之后,就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

  匈奴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凉州刺史成就征辟董卓为从事,使其御敌。

  董卓武艺超绝,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左右射击。由是便领凉州刺史之命,领兵大破匈奴,斩获千计。就此声名雀起,始为世人所知。

  并州刺史段颎听闻董卓之名,将其荐入朝廷公府,担任羽林郎。因董卓粗猛有谋,屡建战功,其后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

  然而花无长开,月无长圆,正当董卓仕途通畅之时,却因公事出错,免职还乡。

  闪回结束,镜头复转,张奂班师回到洛阳,当日遭遇政变。

  只因不明真相,张奂便被宦官曹节利用,信其矫诏,率军士围攻窦武,迫使窦武自杀。

  其后陈蕃被诛,窦太后幽禁南宫,曹节、王甫等宦官得势掌权,挟天子以威令天下。事变之后论功,张奂便被升任少府,又拜大司农,以功封侯。

  张奂深恨己为曹节所骗,坚决辞让封侯。

  建宁二年夏,灾异屡现于京师。有青蛇见于御坐轩前,又大风雨雹,霹雳拔树,不一而足。灵帝下诏,使百僚各言灾应。张奂为赎前罪,乘机上疏。其疏略云:

  臣闻风为号令,动物通气。木生于火,相须乃明。蛇能屈伸,配龙腾蛰。顺至为休征,逆来为殃咎。阴气专用,则凝精为雹。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或志宁社稷,或方直不回,前以谗胜,并伏诛戮,海内默默,人怀震愤。昔周公葬不如礼,天乃动威。今武、蕃忠贞,未被明宥,妖眚之来,皆为此也。宜急为改葬,徙还家属。其从坐禁锢,一切蠲除。又皇太后虽居南宫,而恩礼不接,朝臣莫言,远近失望。宜思大义,顾复之报。

  天子览奏,不敢自专,因问黄门常侍。中常侍皆都极力阻止,奏请转任张奂为太常卿。

  张奂又与尚书刘猛、刁韪、卫良联名上奏,同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曹节等愈加痛恶,遂迫天子下诏切责。张奂等自囚于廷尉待罪,数日得出,以三月俸禄赎罪。

  司隶校尉王寓是宦官党羽,欲借公卿荐举自己,百僚畏惮,莫不许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