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集 邓氏遗祸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画外音:汉安帝元初七年,兵祸连绵,天灾不断。是年中国有四十二处发生大地震,伴有大风冰雹以及干旱。汉朝之衰,于此渐渐显现。朝廷为安抚百姓,挑选三府属下有能力官员出补州官县令,许慎在东观校书十余年,此时便被选中。在校书期间,许慎《说文解字》已经创作完成,并不断将新发现收获补充进去,遂成巨著。

  镜头转换,洛阳汉宫。

  字幕:元初七年四月,汉安帝册立皇子刘保为皇太子,改元永宁,大赦天下。并赐诸王以下至郎吏、从官金帛,赐民爵,及布粟赏赐,各自有差。

  皇后阎氏深居内宫,忽见廊下宫女内侍交头接耳,面有喜色。不由心中纳闷,遂命唤过一个内侍,问道:你等在外议论何事,因何面有喜色?

  内侍:因闻皇帝陛下今日早朝,册立皇子刘保为太子。是为国之大喜,因此议论。

  皇后闻言大惊,暗道:刘保今为太子,他日一旦为帝,必报杀母之仇,如其奈何?

  字幕:阎姬,河南荥阳人,尚书步兵校尉阎章孙女,长水校尉阎畅之女。

  阎姬生于官宦之家,知书达礼,兼且颇有才华姿色。元初元年被选入宫,深受汉安帝宠爱,当即封为贵人,次年便立为皇后。阎氏虽得专宠,但生性善妒,且为人狠辣无比。因见安帝与宫人李氏生下皇长子刘保,恐怕李氏母以子贵,便将其下毒害死。

  此时因见刘保又被册立为皇太子,如何不惧?于是又生杀机,暗中寻找机会。

  夏四月十四日,已巳,汉安帝再次下诏,敕封陈敬王子刘崇为陈王,济北惠王子刘苌为乐成王,河间孝王子刘翼为平原王。

  冬十月已巳,司空李郃免职,以卫尉庐江陈褒为司空。是月京师暴雨不断,及天下三十三个郡国皆发大水,举国一片汪洋。岁末,又有二十三个郡国发生地震,天下万民惊恐。

  邓太后从弟越骑校尉邓康见此,遂上书太后:臣弟以为天下灾异频仍,是因太后久临朝政,宗门盛满之故也。诚宜崇公室朝廷威望,自损外戚私权,望乞采纳!

  奏疏数上,言辞切至,无奈太后视若不见。

  邓康见此,谢病不朝。太后以为其真患病,特使内侍婢女前往府中探问。无巧不巧,太后所派使者乃是邓康家中旧婢,因能领会太后心意,善于奉迎,故被邓康送入内宫。

  侍婢到至旧主府门,向门子自称为“中大人”,命令往里通报。

  邓康闻听此称,急忙亲迎出府,待看清是自家旧婢,不由大怒,于是当面诟骂。

  婢女受辱,由是怨恚故主,还归宫中,便向太后进献谄言,说邓康诈疾欺君,兼且出言不逊。太后问其详细,遂又将邓康所骂之语添油加醋,编造诉告。

  太后闻言大怒,立命将邓康免官,罢遣归国,并取消其外戚族籍。

  邓康非但不恨,反而喜道:既罢族籍,我庶几可以免祸矣!

  镜头转换,按下内宫,复说陇西。

  护羌校尉马贤大胜诸羌,就此回军。

  烧何羌首饥五闻说汉军已撤,趁机卷土重来,攻掠张掖,杀害郡县官吏,由此猖獗。后又攻打金城,与同族首领卢葱、烧当部首忍良等合兵一处,留屯允街,观望时局变化。

  永宁元年春,马贤领军回还,遣使诱招卢葱至营,将其斩杀。其后趁机发兵,攻击烧当羌部族,斩杀两千余人。忍良侥幸不死,带领部族逃亡塞外。

  马贤由此稍解前恨,乃将剿贼过程写成奏表,呈报京师。

  朝廷闻说终于平定羌患,乃聚群臣庆贺,赐封马贤为安亭侯,食邑一千户。

  忍良被逼逃至塞外,深恨马贤使用招诱诡计,以致阖族大受折损,愈加不服。便与各部诸羌互相勾结串联,复聚三千步骑,大举侵犯湟中地区,复又进攻金城郡各县。

  秋八月,马贤率领先零部落赶至金城,亲自迎战忍良。两军在牧马场交战,马贤远来疲惫,被忍良打败,部下战死四百余人。

  羌首麻奴等闻说忍良获胜,于是兵出令居,打败武威、张掖郡兵;复乘胜裹胁先零、沈氐各部四千多户,沿山脉向西进发,进攻武威。

  马贤追到鸾乌县,复用招诱手段,招降诸羌各部数千户。

  麻奴见部众离散,只得向南逃遁,返回湟中。

  镜头转换,按下陇西,复说洛阳汉宫。

  字幕:永宁二年春二月,皇太后邓绥寝疾,诏命大赦天下;三月癸巳,不治而崩。

  画外音:邓太后临朝摄政以来,水旱灾害十年,四方异族入侵,盗贼叛匪纷起,未曾消停片刻。太后裁膳撤乐,削减个人享受,以拯灾救难,因此天下重新安定,恢复丰收年景。又重用虞诩、马贤等名臣,坚决派兵镇压羌人叛乱,使东汉王朝转危为安。但又废长立幼,长期临朝而不愿还政于皇帝,同时对边疆及宦官问题处理不当,史家遂有非议。

  太后既崩,汉安帝终得亲政,便发系列诏命:追尊朕之生父清河孝王刘庆为孝德皇帝,生母左氏为孝德后,祖母宋贵人为敬隐后。封邓骘为上蔡侯,加位特进。

  追封先人已毕,安帝复又重用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等,开始清算邓氏外戚。

  内臣中有与蔡伦有仇隙者,察知天子将欲清算邓氏意图,于是密奏:昔蔡伦为长乐太仆之时,曾秉承窦皇后旨意,诬陷宋贵人。

  安帝闻此惊怒,诏命蔡伦自己前往廷尉受审。蔡伦不愿受辱,服毒而死。可叹一代兵器之祖及发明大师,只因一时卷入宫廷之争,落得如此下场。

  镜头闪回,叙述汉安帝与邓太后结仇经过。

  当初只因安帝刘祐聪明,故被邓太后立为皇帝;但及至长大,却渐渐不合太后心意。

  忽一日,邓太后下诏,征召济北王与河间王诸子来京,置酒相待,以叙天伦之乐。酒宴席间,因见河间王子刘翼相貌堂堂,便命其承嗣平原怀王刘隆,留在京城。

  安帝乳母王圣见邓太后久不归政,常同中黄门李闰、江京诋毁太后,安帝每感怨愤。

  闪回结束,邓太后驾崩,安帝亲政。

  先前因受太后处罚宫人怀恨,便联名诬告邓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阊,说其曾向尚书邓访索取废黜皇帝历史档案,策划改立平原王刘翼。

  安帝大怒,回想往事,信以为实,遂命有司弹劾邓悝等人大逆无道。于是借题发挥,废黜西平侯邓广宗、叶侯邓广德、西华侯邓忠、阳安侯邓珍、都乡侯邓甫德爵位,将其全部贬为平民;邓骘因不曾参与密谋,免去特进之衔,遣回封国,后又改封为罗侯。邓氏宗亲一律免去官职,返回原郡;没收邓骘等人资财、田地房产;将邓访及家属放逐到边远郡县。

  郡县官员闻此,群起而攻,对邓氏宗族进行打击迫害。

  邓广宗、邓忠二人不堪其辱,先后自杀;邓骘与子邓凤一同绝食而死。邓骘从弟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以及将作大匠邓畅,全部自杀。

  唯独邓广德兄弟,因母亲与阎皇后是亲姐妹,得以留在京城,保全性命。

  处置邓氏宗族已毕,安帝转而留心政事,诏命公卿百官举贤,以求治国之才。

  尚书陈忠上书:今有颍川杜根、平原成翊世等,皆为隐逸道德之士,堪称治国良才。

  安帝:准卿所奏,皆命礼聘入朝,给予重用。

  镜头闪回,叙述杜根、成翊世二人由来。

  当邓太后临朝称制,杜根时任郎中,与同僚屡次上书:皇帝成人,当亲自主政。

  邓太后览奏大怒,命人将上书者全都装入绢袋,在殿上当场打死,用车运出城外。
臣弟以为天下灾异频仍,是因太后久临朝政,宗门盛满之故也。诚宜崇公室朝廷威望,自损外戚私权,望乞采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