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玄奘法师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唐贞观十五年,玄奘42岁,与天竺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

  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天竺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

  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

  一时名震天竺,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贞观十九年,玄奘返回长安。

  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虽然前世就知道玄奘法师之名,但大多数印象,都是从那部《西游记》得知,多少有些唐僧是个话唠,肉眼凡胎,老是惹祸等诸多负面印象。

  但是看过玄奘法师真实的履历后,苏大为不禁肃然起敬。

  能做出如此壮举的高僧,定然有着坚定的信仰,有着常人所不及的坚韧,以及大智慧。

  更何况,以唐人身份,在佛教发源地,天竺辩法,成为“大乘天”、“解脱天”,玄奘法师必然佛法精深,辩才无碍。

  玄奘法师放下手中一卷经文,向苏大为双合什,微微颔首道:“不知苏副帅至此,有何见教?”

  苏大为已经自己长安不良副帅的身份,通过知客僧告知法师。

  否则法师正在繁忙译经工作中,只怕无遐接见一个陌生人。

  “法师,叫我阿弥即可。”

  苏大为斟酌了一下用词,开口道:“我此来是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法师。”

  玄奘抬头细看苏大为,眼底闪过思索之色,微微颔首:“请说。”

  “前次那番僧那罗,听说法师先是让这位行者传信给他,后来又从陛下那里保住此人,只是将他驱逐出大唐。”

  苏大为双眼直视玄奘法师:“我心中疑虑,不知当日,法师给那罗的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这个问题,苏大为在心里想了很久了,但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向玄奘法师亲口求证。

  如今既然来了,自然要问出来。

  当然,这不是他今天来的主要目地,但如果一开口就问上元夜劫孩童的事,只怕太过唐突。

  从心里来说,苏大为相信玄奘法师的人品,应该不会参与到那种污浊事里。

  以法师的佛法修为,在佛学上的造诣,在大唐佛教中的地位,怎么可能碰那种事。

  但,或许其中另有隐情,不可不查。

  苏大为提出问题时,双眼就一直没离开过玄奘法师的脸。

  做不良人以来,苏大为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思,他的双眼已经练出来,察颜辨色。

  这人是好是坏,有没有心虚说谎,苏大为都能看出几分来。

  但是在玄奘法师的脸上,苏大为只能想到一个词形容,就是“风光霁月”。

  玄奘法师面色平静,坦荡,坦然道:“那迩娑婆寐,与我在中天竺辩法时,曾有一面之缘,不忍见他误入崎途,所以让行者替我送信予他,信的内容,便是劝他离开大唐,不要乱了佛心。”

  “只是这样?”

  “只是这样。”玄; 苏大为双眼直视玄奘法师:“我心中疑虑,不知当日,法师给那罗的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