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狼兵踪迹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顾炎武想了想,道:“陛下,臣也同意李尚书的建议,只是细节上要做些调整,而且还要提防对方趁机偷袭我们的营地。”

  “故臣觉得应兵分两路,一路如期前往,而另一路则在半路折回,铲除隐患后,再前去杀敌。”

  李闻言,摇头道:“顾大人,你此法虽然妥当,但执行起来难度太大。”

  “要知索尼已对姜应魁等人生疑,在大军出发后,这个消息对方也必会知晓,那他自也知道我们会等信号行事,时间上极难配合。”

  “而我们的兵马虽有三万余,可真正能出战的也只有两万五千人左右,加之我们又不知对方的虚实,多留兵则难以击溃女真,少留兵又有可能被对方歼灭,所以此法断不可行。”

  李才说罢,顾炎武又连连摇头道:“李尚书,你多虑了!”

  “要知这支兵马跟随我们也有月余,并屡败女真,当知他们大都是忠勇之辈,反叛之人的人数应不多,又何须留太多兵马。”

  李亦摇头道:“顾大人,并非李某多虑,而是你漏算了一点。”

  “或许军中的叛军并不多,但军营外呢,要知此处多山丘,藏下数千兵马并非难事......”

  顾炎武道:“李尚书莫非忘了曾令顾某在山中布防之事,据此方圆十里,皆有我们的暗探。”

  “顾某虽不敢说暗探能发现所有可疑之人,但数百上千的兵马,绝不可能发现不了,而且......”

  ......

  朱元璋见李、顾二人争辩的虽然激烈,言语亦有逾矩之处,却均为在意,便知他二人交情不浅。

  随即想到日后若由他二人主持货币新政,定会有一番新气象。

  朱元璋想到这,心中的担忧又减去几分,颇有兴致地看着二人。

  “陛下,臣自知辩不过李尚书,但臣仍坚持应分兵行事,且留守之兵不宜过多,还请陛下圣裁!”

  顾炎武败下阵后,一脸不服地向朱元璋道。

  朱元璋笑着安抚了顾炎武几句,又看向李道:“李卿,你可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李闻言,有些犹豫地道:“陛下,臣并没有得到消息,只是有些怀疑!”

  “因为先前申大人传信来告诉臣暗探之事时,曾说他隐约觉得有支兵马藏在暗处,但他找了数次,也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而臣前些天去查看豪格军营时,曾发现十几个猎户装扮的人,臣当时觉得奇怪,本想擒下来审问,没想到那些人颇为勇猛,而且极善山地作战。”33qxs.m

  “臣的手下当时不仅没有擒下他们,反而伤了十余人,于是臣一边让顾大人加强布防,一边暗中追查,却是一点踪迹也没有查到。”

  “随后不久,军中就流言纷飞,臣怀疑是他们暗中策划,便有意纵容,想趁机将他们擒获,可至今没有任何成效。”

  朱元璋听了李的讲述,便怀疑狼兵已潜伏到此地。

  只是对方先前既想伏击申湛然,为何现在又来到蓟州呢?

  要知申湛然现在正处于弱势,若狼兵突然杀出,申湛然必会败退,岂不是比偷袭李来得容易,对方为何要舍易求难?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